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56期第1版
 
2008年第56期第2版
 
2008年第56期第3版
 
2008年第56期第4版
 
 

一家三地的短信情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本报记者 董文安
 18日一大早,在奔赴汶川途中,郑大一附院的护士陈皓一大早就给爱人发了条短信:“老公,对不起,今天不能为你过生日了,祝你生日快乐!”等了整整10多个小时,正在北川参加抗震救灾的爱人李永生,才回复过来一条短信:“老婆,虽然我们近在咫尺,却信息茫然,十分关心你,如收到一定回信。”
 陈皓的爱人是153解放军医院的一名医生,也在抗震救灾一线开展医疗救治工作。这天是李永生的生日。而在非典期间,他的生日是在北京小苍山抗击非典一线度过的。
 由于汶川通讯不畅,在七盘沟医疗点,不要说打电话了,甚至连条短信都很难发出,运气好时,偶尔也能发出一条。陈皓和爱人就这样,靠短信传递着相互之间的思念之情。
 长时间发不出短信,陈皓就想出个办法,把短信发到郑州,然后让小姑子帮着转发。她笑着说,这方法还不错,联系起来方便多了。
 陈皓夫妻俩十分恩爱,但也有拌嘴的时候。1998年,长江抗洪救灾期间,一次小两口闹别扭了,都说谁也不理谁了,可当爱人接到指令,要开赴抗洪救灾一线时,陈皓立即帮爱人准备行装,一场冷战就这样烟消云散了。
 陈皓有一个可爱的儿子,今年15岁,正在郑州上初中。由于孩子住读,能和爸爸妈妈联系的时间只有在晚上9点到9点半期间,其余时间必须关机。在这短短的30分钟里,相互之间要想保持短信通畅很难。
 “老妈你在哪里?”“老妈你还好么?”……儿子的一条条短信,让陈皓的双眼湿润了。实在不能及时回复儿子,陈皓只好把短信发到老师那里,让老师帮着转达。
 到了双休日,儿子只好一个人回家,只能靠泡面充饥。那天,儿子发来一条短信:“老妈,我把房间整理好了,地也拖了,就等你们回来了。”陈皓感到儿子似乎突然长大了。
 又有短信传来,显示是4个小时前爱人编发的:“老婆,还是联系不上你,十分想念。”
 陈皓回信说:“老公,尽管如此,我们的心是相通的,我们都是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