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炜 通讯员 丁娟 张随山 祖国传统的洛阳正骨医术,在四川汶川抗震救灾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给一个个骨伤患者带来了希望。 以洛阳正骨医院李无阴副院长为组长的简阳救治组共有医护人员60人,并拥有20辆救护车与40名司机。在李无阴组长的安排下,医疗队员积极地与当地医护人员结合起来,连夜进行大查房,逐一认真确定每一个伤员的诊断与治疗计划。 时间一点一滴悄悄溜过,夜越来越深,急救病房里医护人员仍在废寝忘食地工作。刚刚查完病房,一个求救电话从ICU传来,待李无阴组长与周中华医生急忙赶到ICU时,简阳市医院的陈云院长早已等在那里,原来是一个挤压伤患者出现急性肾衰,管床医师怀疑合并气性坏疸,详细检查病人后,终制订出一个科学、安全、全面的治疗计划。洛阳正骨在治疗多发伤复合伤重病人呈现出来的丰富经验与先进技术,令陈云院长及其他科的专家学者敬佩不已。 还差几分钟就是5月16日了,在简阳市医护人员反复的督促声中,河南省医疗队员才疲惫不堪返回驻地,来不及洗涮就倒在床上沉入梦乡。而此时此刻,仍有一个人伏案疾书,那就是李无阴组长,他正在筹划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如分组责任管理,每个临时科室分为两组,分别由两个高年资主任或副主任医师带队,精诚团结、协调一致,力争每一个伤员平安康复。考虑到灾区人民的困难,也为了更好地观察、处理病人,李无阴主动向简阳市卫生局要求,医疗队就在临时病房旁边扎营,“住帐篷,吃干粮,坚决完成任务”是每一个医疗队员的心声。 伴着太阳的升起,河南省医疗队员准时出现在临时病房内。这里的病人大部分为开放性创伤超过72小时以上的患者,伤口污染严重,清创、换药任务大。有的老主任拿起换药包,做起了一个住院医师,有的护士长也干起输液、打针的活。在简阳市医护人员的大力支持下,医疗队迅速地全面展开工作,一个上午清创换药60余人次,打牵引、石膏20余人次。护士们为病人翻身拍背,手把手传授骨科专科护理技术。 16日上午11时,上级指令,急调河南省医疗卫生救援队到汶川参加会战。来不及吃饭的急救队员们匆匆地背起挂包,踏上新的征程。资阳市卫生局听到河南省医疗队调到汶川的消息后,一方面十分不情愿,因为这里有大批重伤员急需救治,而河南医疗队敬业的精神、精湛的技术让他们信服。另一方面,他们更顾全大局,汶川更需要精兵强将。于是,他们向四川省卫生厅强烈要求,提出让洛阳正骨医疗队留驻简阳。最终,10人留下在简阳救治伤员。由李无阴担任队长,分为两个小队,李伟副主任医师带一小队参加汶川大会战,李无阴及张俊、周中华、昌中孝、李健明和其他5名队员则留在简阳。 值是一提的是,15日深夜,河南省卫生厅副厅长、省中医管理局局长夏祖昌在指导河南省医疗卫生救援队简阳救治点工作时,要求正骨医院连夜组织调配“外固定器械、夹板、系列膏药、钢板”等特色药物和器械。医院领导高度重视,连夜召开会议,部署相关工作人员连夜调配、包装,通宵达旦,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价值15.5万元的第二批救援药品器械于16日下午空运至成都双流机场。16日晚20:00,正骨医院捐赠的病人急需药品器械及时用到灾区病人身上,挽救了病人的生命。“你们捐赠的药品器械,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资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陈云激动地说。为此,资阳市人民政府对正骨医院院讲政治、顾大局、不讲条件、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予以充分肯定和赞扬,并报请了四川省卫生厅、河南省卫生厅为正骨医院记功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