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永胜 刘岩)震区伤员的安危始终牵挂在河南省医疗卫生系统心头。近日,河南省卫生厅作出部署,提前做好地震伤员转接救治工作的准备,确定省直医疗机构和郑州、洛阳、三门峡、南阳等地25所医疗机构预留650张床位,做好药品、血液、医疗器械、一次性用品、生活用品等物质储备,保持救护车辆性能良好和通讯畅通,在接受指令1小时内能够全部启动,全力以赴完成交付的转接救治地震伤员工作。
30多年前,唐山大地震中的一批伤员在洛阳得到了精心治疗和照顾,出现了很多动人故事。“我们已全面做好了准备,只待伤员到来,保证受伤同胞在洛阳住得好,治得好,生活好,心情好!”洛阳市卫生局局长朱其昌深情地说。据悉,洛阳市卫生局很快做出安排,确定洛阳正骨医院、洛阳市中心医院、河科大一附院、河科大二附院为接纳灾区伤员的定点医院。据介绍,目前该市已动员组织了医疗救治队14支,人员132名;预备队18支、人员180名;救护车22台,担架110幅等,时刻待命。
在三门峡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齐秋安告诉记者,5月18日他们成立了三门峡市抗震救灾医疗救治专家指导组,由各个专科的18位专家组成。市中心医院、黄河医院、义煤集团总医院已各自准备好50张床位,并设立了独立病区。各医院准备了接运灾区伤员医疗急救车辆共20辆,由该市卫生局及120急救指挥中心调度,时刻做好到洛阳机场、运城机场、三门峡火车站、三门峡西火车站接送伤员的准备。同时作出安排,对第一优先的伤员,开通绿色通道安排急救及急诊手术。第二优先的伤员视病情安排手术、治疗。第三优先的伤员入住病区及时进行治疗。在进行伤情治疗的同时各医院还组织制订了对伤员的心理康复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