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8年第54期第1版
  2008年第54期第2版
  2008年第54期第3版
  2008年第54期第4版
 
 

预防手足口病大量服用板蓝根并不合适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渑池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李建强
    近期随着手足口病通报病例不断增多,板蓝根等清热抗病毒中成药又像非典时期一样走俏起来,有的药店日销售量比平常增长50%以上,广东有的城市甚至出现断货现象。其实,小儿脾胃较弱,大量服用这些苦寒清热药并不合适。
    手足口病属于中医“温病”的范畴,孩子易因感受疫毒时邪而致病,病位主要在肺、脾、心三脏。小孩子的脾胃和心肺都比较娇嫩,容易受到损伤。俗话说“病从口入”,病毒时邪容易从口鼻入侵到孩子体内,引起发热、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如果邪毒影响到口舌,口腔里就会长疱疹,孩子会感到口里痛,不想吃东西,容易流口水;影响到四肢,就会出现手足长疱疹;影响到体内多个部位,疱疹就会在身上各个部位“全面暴发”。手足口病与感染湿热邪毒有关,而大青叶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我国汉代药物学名著《名医别录》里就有“疗时头痛,大热,口疮”的记载,所以被列入预防方子中,有它的道理;板蓝根清热解毒力也很强,但并没有明显的除湿作用,而且小儿脾胃较弱,长期大量服用这些苦寒清热药并不合适。因此建议家长可到医院或药店给孩子配些简单的健脾化湿类中药,并通过合理的食疗来提高孩子的防病抗病能力,预防手足口病。而从目前的临床观察来看,如果没有合并症,手足口病患儿多数一周左右可痊愈。西医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注意隔离、对症处理、积极治疗并发症。
    预防方  金银花6克,大青叶6克,绵茵陈15克,生苡仁10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一日分两次服用,连续5~7天。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化湿之功能,适用于易感人群预防。以上为3~6岁剂量,3岁以内婴幼儿可减量服用,6岁以上者可加量服用。
    治疗方  对付皮肤疱疹:苦参、野菊花、紫草、地肤子各30克,加水3000毫升,煎至2000毫升,凉至35摄氏度~38摄氏度,泡洗手足臀部10~15分钟。对付口咽部疱疹:西瓜霜吹敷口腔患处,或口腔炎喷剂喷患处,每日2次。对付口疼牙龈肿:可用板蓝根10克,黄芩、白藓皮各6克,双花3克,竹叶、薄荷各2克,煎水含漱。
    食疗方  红萝卜1条,白茅根15克,竹蔗1节,生苡仁15克,每日1剂,煎水代茶。灯芯草5扎,蝉蜕3克,木棉花1朵,鸡骨草10克,瘦猪肉50克,煲汤饮用。荷叶粥:鲜荷叶2张,白米50克,将荷叶切碎,煮粥吃。以上均为3~6岁儿童1人份剂量,可根据年龄大小酌情增减剂量。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