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堂
视神经萎缩不是疾病
河南省人民医院 范 珂
编者按:今年6月6日是第18个全国爱眼日,这一天,视力问题又成为人们最关注的焦点。被称为心灵之窗的眼睛,随着年龄的增长、不良生活习惯的长期影响,以及我们对眼睛的过度透支,总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近视、斜视、青光眼、白内障、视神经萎缩等,严重者甚至失明。为了引导广大群众关注眼健康,营造爱眼、护眼的良好社会氛围,本报特邀请河南省内多名眼科专家讲解眼病的预防、诊疗和护理知识。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告诉每一个人:爱眼、护眼请从现在开始。
一看到视神经萎缩,很多人的心会咯噔一下,既紧张又害怕。那么,什么是视神经萎缩?它是由什么造成的?视力会越来越坏吗?
我们首先得了解视神经和视盘(如图1)。视神经是位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轴突汇聚成束,从视盘处穿出眼球,先后在眼眶、视神经管、颅内走行,然后在垂体上方两侧视神经交叉形成视交叉。医生可以借助眼底镜,观察到视神经在眼球内的起始的那一段,即视盘,也被称为视乳头。正常视盘的表现如图2,边界清楚,颜色呈淡红色,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而且神经纤维束是透明的。光线到达时,通过光的折射,视盘呈现出淡红色。
医生如果看到视盘颜色变淡、变白了(如图3),可能会说视神经萎缩了。视盘为什么会变白呢?一个原因是血管网减少,一个原因是不透明的神经胶质细胞增生。这有些像皮肤破溃后结下的瘢痕。视神经受到一定的损伤后,会发生血管减少、胶质细胞增生等反应。换句话说,视神经萎缩是视神经损伤后的遗留状态。
视神经萎缩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不同的视神经疾病的共同结果。视神经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外伤性视神经病变、中毒性视神经病变、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压迫性视神经病变等都会导致视神经萎缩。医生发现视盘变白,可以说是发现了视神经萎缩,但不代表诊断出了疾病,必须进一步寻找病因,才能针对性地治疗。
视神经萎缩了,不代表不能治疗了,更不能说明视力会越来越坏。人体的各个功能都有一定的贮备。以肾脏为例,每个人有两个肾脏,一个出现疾病或被捐献,剩的那个肾脏依旧可以维持正常的排泄功能。视功能也一样,视神经纤维损害了一部分,不代表一定会失明。很多患者的视盘是白的,但视力还可以维持在0.5左右。另外,只要损害因素去除,视神经的损害不是进行性的。
因此,医生应该关注的是导致视神经萎缩的原因,而不是视神经萎缩本身。
图1
图2
图3
正容汤配合针刺治麻痹性斜视
河南省中医院 张凤梅
麻痹性斜视以眼珠突然偏斜、转动受限、视一为二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因风邪外中经络而发,也被称为风牵偏视。此外,该病的发病还与脾虚生痰、肝风内动、血瘀气滞有关。笔者应用正容汤加减,配合针刺疗法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中药治疗 中药以祛风通络、化痰解痉为主要治则。方用正容汤加减。药物组成:羌活、白附子、胆南星、白僵蚕、秦艽、防风、法半夏、木瓜、松节、全蝎、生姜、甘草。证属风邪袭络、风寒表症明显者,加麻黄、紫苏、桂枝,以增解表散寒通络之力;风热表症明显者,减白附子、生姜,加柴胡、薄荷、桑枝、金银花等,以增强辛凉疏风、清热通络之效。证属风痰入络,兼见食少便溏、泛吐痰涎、舌苔厚腻等脾虚湿盛症者,加陈皮、茯苓、党参、白术等,以增健脾利湿化痰之功。证属肝风内动者,加生龙骨、生牡蛎、牛膝、天麻等,以镇肝潜阳熄风。证属外伤瘀滞者,加活血化瘀通络之品,如桃仁、红花、川芎、赤芍药、苏木等。病久气虚血瘀者,加黄芪、当归、丹参、红花等,以益气化瘀。中药每天1剂,水煎后早晚分服。
针刺治疗 主穴取麻痹肌邻近部位穴位。内外直肌麻痹的主穴:睛明、瞳子寥。上下直肌麻痹的主穴:上明、承泣。动眼神经麻痹的主穴:睛明、上明、承泣、阳白。上下斜肌麻痹的主穴:上睛明、下睛明。配穴以辨证取穴为主:风邪袭络型配风池、外关、合谷、太阳,以祛风通络;风痰入络型配风池、内关、脾俞、胃俞、足三里,以祛风邪、利机关、调脾胃,以绝化痰之源;肝风内动型配风池、百会、三阴交、太冲,以平肝熄风、滋阴潜阳;外伤瘀滞型配足三里、足光明、三阴交、血海等,以调畅气血、疏通经络。针刺治疗每天1次,每次取主穴2个、配穴2~4个。针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15分钟行针1次。眼部穴位行针时忌捻转及大幅度提插,多采用刮柄法和弹动法以增强针感,起针时注意压迫针孔,以防出血。
笔者观察发现,其总有效率为95%,针药配合有事半功倍之效。
眼压正常 也会患青光眼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 陈素英
青光眼是致盲的眼病之一。青光眼的主要特征是眼内压升高,视神经萎缩,视野逐渐缩小,最终丧失视力。眼胀、眼痛者,要警惕青光眼。
临床发现,正常眼内压亦可出现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缩小的青光眼,即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没有明显的症状,不容易被发现,危害更大,被称为“光明的偷盗者”。青光眼的视野缺损是不可逆转的,后期看东西像通过一条长管子,即管状视野,最终视力完全消失。
最新研究显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是由视神经两端眼内压和颅内压失去平衡造成的。当颅内压低于眼内压时,相对高的眼内压作用于两者之间的隔板——筛板,引起视神经萎缩。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典型表现是眼底视神经生理凹陷扩大,视野向心性缩小。眼底检查是发现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定期的视野检查能了解病程进展和治疗效果。视野损害对中心视力影响较晚,视力正常不能说明不是青光眼。
由于青光眼损害不可逆转,治疗宜早不宜晚。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治疗仍是个难题。一般认为,眼压低于13毫米汞柱,可使已经损害的视野稳定下来。眼压大小与视野的受损轻重呈正相关,最终把眼压降到使视野不再受损的程度。正常人的眼压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但是波动大于7毫米就会损害视神经。由于体位关系,眼压在夜间较高、对身体的损害更大,目前的治疗很注重降低夜间眼压。
妙招共享
治皮肤假丝酵母菌病方
取大黄20克,明矾20克,蒲公英10克,重楼10克,陈皮10克,苦参10克,甘草10克。煎水外洗,后撒青黛散。
取藿香20克,佩兰叶20克,艾叶10克,桑叶10克,黄连10克,甘草10克。煎水外洗,后撒金黄散。
取蒲公英20克,龙胆草20克,苦参10克,黄芩10克,山栀子10克,甘草10克。煎水外洗,后撒六一散。
(刘 斌)
干眼症防治方
取枸杞子20克,玄参15克,北沙参10克,麦门冬10克,百合15克,菊花10克,大枣10克,泡水喝,每天1剂,连续服用1周,明显好转者继续服药至临床症状消退。平时也可以用该方预防干眼症。实热证体质者禁用。
(梅松政)
心电图辨析
韦金斯基现象
图A中斜线代表传导阻滞区,箭头代表阻滞区远端的室性逸搏,作为强刺激在阻滞区的反向作用于阻滞区,结果使阻滞区“变薄”,并使随后阻滞区近端的激动反常地下传心室,第一个下传的室上性激动称为韦金斯基易化作用,随后数个室长性激动连续下传的现象称为韦金斯基效应。S代表室上性激动;
图B中P1~P3均未下传心室,R1为室性早搏使随后的P4下传心室,即韦金斯基易化作用,P5、P6连续下传心室的现象为韦金斯基效应。(陈 琪)
运动对于风湿病患者不可或缺
河南风湿病医院 杨本华
生命在于运动,对风湿病患者来说,运动很重要。患者应遵医嘱用中西医药物等方法综合治疗,其中不可或缺的是运动疗法——即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把适当运动作为每天必做的功课。
不运动有什么后果?
风湿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首先侵犯关节,引起关节活动受限和疼痛,并使之受到破坏。患者常因惧怕疼痛而不进行运动和锻炼,结果关节融合强直,以致残疾。关节一旦强直,患者生活将不能自理,不能工作、没有收入,情绪低落,生活没有乐趣。
运动疗法有什么好处?
运动可调动全身各关节经络气血的运行,以达到疏通经络、输送阳气和改善心血管健康水平的目的。运动可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出现关节强直,维持、改善和恢复关节功能。运动还能促进机体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态,振奋精神,延长寿命;增强体质和免疫机能,提高骨质密度(强健骨骼)和生活质量;改善活动能力,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晨起互用对侧手指协助屈伸手指,即可缓解手指僵硬及疼痛的程度、缩短僵硬的时间。运动对风湿病患者尤为重要。这是因为运动配合其他方法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使风湿病患者得以独立生活和工作。
运动的方式有哪些?
由专科医师根据病情(关节障碍程度)制订整体及局部运动的种类或方式——个体化运动处方。然而,患者在急性发作期不宜运动,待病情缓解即可做床上关节屈伸活动。患者应尽量自理饮食起居,如穿脱衣裤、鞋袜,持杯端碗、拿筷吃饭、倒水,自己上下床、自由翻身、洗漱等。病情稳定后,患者可缓步行走。关节肿痛消除后必须进行功能锻炼,如行走、散步、快走、慢跑、游泳、爬楼梯、打太极拳、骑自行车、跷跷板训练等。伸展肢体关节部位的活动,也可用弹性带、弹簧锻炼握力和拉力。运动和锻炼需要坚强的毅力,必要时需加服止痛药来进行。如果关节自主活动受限,可请他人帮助进行被动运动。
运动注意事项有哪些?
风湿病急性期、脏器功能失代偿期,不宜过度运动。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性关节炎在运动时要适度。骨质疏松症患者不可举重,并避免跌跤。伴糖尿病者不宜空腹做强烈的运动,可随身携带一些饼干或糖果,以备出现低血糖时服用。运动时间应掌握好,起初每次约5分钟,逐渐延长时间。总之,运动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并持之以恒,避免造成不良影响。另外,患者应把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结合,以主动运动为主。当某些关节因病变主动活动有困难时,可在他人帮助下进行。如果患者食欲差、失眠、体重下降,可考虑是运动过度导致的,可酌情减少运动量。
运动有何禁忌证?
运动之于风湿病十分必要、不可或缺。然而某些情形当属例外,以下禁忌证为专家共识:并发血管炎或心肺病变者;心力衰竭或新发作的心绞痛;心脏传导失常,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新近发生的心肌梗死(在6周以内);心肌炎或心肌炎导致难以控制的心律失常;运动可引起高血压,收缩压超过251毫米汞柱或舒张压超过120毫米汞柱;活动性或难以控制的代谢性紊乱、甲状腺机能亢进、肾上腺机能不全;感染性疾病、急性关节炎或血栓性静脉炎。
另外,部分患者需要在监督下运动,如运动时心绞痛发作者;放置心脏起搏器者;服用药物者,如β受体阻断剂、神经节阻滞药等;极度肥胖者;短暂性脑缺血者;运动诱发哮喘者;肾功能衰竭者;贫血者,血红蛋白定量少于7克/分升。待上述病情好转或急性炎症消失后,患者即可开始运动,并逐渐增加运动量。
风湿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有急躁情绪。风湿病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综合治疗(包括运动),以期达到病情缓解、逐渐好转,甚至临床治愈的效果。
【名医介绍】
娄多峰教授 河南风湿病医院创始人,为全国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荣获“国医大师,风湿泰斗”称号,是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顾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顾问。他创立的风湿病“虚邪瘀”理论被编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中医风湿病学》。
坐诊时间:每周一、周四、周五上午。
【医院简介】
河南风湿病医院于1995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中医主管部门——河南省中医管理局批准建立。该院是集医疗、科研、教学、肢残康复为一体,国内规模较大,诊治手段较齐全的省级中医风湿病专科医院。该院是在百余年娄氏治痹经验的基础上,在党和政府发展中医药、挖掘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等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为了满足风湿病患者的诊疗需要而建立的。目前,该院是河南中医学院教学医院、省直医保定点医院、省级新农合定点医院、郑州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拥有河南省重点中医专科。河南风湿病医院主治: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痛风、产后风湿等疑难风湿病,中医诊疗特色突出,疗效持久肯定。 地址:郑州市花园口(市内乘坐520路公交车直达)
电话:(0371)65592059(门诊部) (0371)65591140 (24小时热线)
传真:(0371)65591522(农合办) 邮编:450045 网址:www.rheumatic.net
诊余闲话
输液——最危险的给药方式
温县 王道永
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根本用不着输液,吃些药、多休息就会痊愈。与口服药物相比,输液的过敏反应概率更高,更易产生耐药性。无论是感冒还是其他病,很多人误以为输液比打针、吃药好得快。
静脉输液和口服药物的最终效果是完全一致的。如果患者胃肠功能正常,是万万不可轻易选择静脉输液的。滥用静脉输液一则多花钱,二则可使患者的身体受到伤害,严重时可能断送生命。
如果经常输液,药液中超过4微米的微粒就会蓄积在心、肺、肝、肾、肌肉、皮肤等毛细血管中,时间一长会直接造成微血管堵塞、出血,静脉压增高,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微粒堵塞还会引起局部供血不足、组织缺血缺氧、炎症、过敏等。另外,输液对血管是一种刺激。长期输液会导致静脉炎,出现红肿疼痛、局部体温升高,甚至硬化等症状。
输液过多、过快可引起急性心力衰竭,长期输液将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给健康带来严重不良影响。
国家《药典》规定,液体药品中含有的不容性微粒直径不能超过10纳米。人体最窄处的毛细血管是不超过10纳米的,一旦输液药品微粒过大,就会在血管内堵塞。液体污染经常引起过敏反应、输液反应等。因此,用药时能口服药的就不打针,能打针的就不输液。
误诊误治
肺炎链球菌肺炎反复误诊
男,42岁,因饮酒后腹痛1天入院。患者于1天前饮酒后出现持续性上腹胀痛,以剑突下及左上腹为重,不向其他部位放散,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非喷射性胃内容物),无腹泻及发热,无咳嗽、咯痰及胸痛,在当地医院口服药物治疗无好转,遂入我院。
患者体温37.6摄氏度,脉搏128次/分钟,呼吸20次/分钟,血压120/80毫米汞柱;痛苦病容,巩膜无黄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28次/分钟,律齐,无杂音;腹平软,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肝脾未触及,剑突下及左上腹有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下肢无水肿,被考虑为急性胰腺炎。查血白细胞21.3×109/升,中性粒细胞0.88;血脂酶51单位/升,淀粉酶79单位/升;尿淀粉酶957单位/升;立位X线腹平片及腹部、双肾B超均未见异常。患者被给予禁食水、补液、抑酸等治疗后症状无好转,腹痛加剧,转普外科治疗。
患者行胃肠减压后腹痛略缓解,但夜间突发呼吸困难,咯粉红色泡沫样痰,伴大汗、胸闷、气短,被给予强心、利尿等药物治疗后略好转,被诊断为急性左心衰,又转入心内科,予硝普钠、多巴胺等药物治疗后症状好转。经检查丙氨酸转氨酶112单位/升,天冬氨酸转氨酶197单位/升,肌酸激酶4417单位/升,肌酸激酶同工酶164单位/升,乳酸脱氢酶810单位/升,α-羟丁酸脱氢酶631单位/升,红细胞沉降率13毫米/小时;动脉血氧分压48毫米汞柱,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37毫米汞柱。心电图示多导联T波低平,ST段压低0.1~0.2毫伏;X线胸片示左肺感染。
患者以“左肺肺炎”被转入呼吸科,用万古霉素、加替沙星治疗,1周后复查X线胸片示炎症明显吸收。痰培养报告肺炎链球菌生长,对青霉素、万古霉素、奈替米星及庆大霉素敏感,对三代头孢及大环内酯药物均耐药。直到此时,患者才被确诊为肺炎链球菌肺炎,继续治疗两周后痊愈。
肺炎链球菌是革兰染色阳性球菌,是寄居在口腔及鼻咽部的一种正常菌群,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侵入人体而致病。肺炎链球菌肺炎是常见病,约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半数,病理过程分为充血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及消散期。典型临床表现为高热、寒战、咳嗽、血痰及胸痛,X线胸片示肺段或肺叶有急性炎性实变。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该病的发病症状、体征及X线改变均表现不典型。本例患者早期表现为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因而误诊为急性胰腺炎;当出现多汗、发绀、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呼吸困难、咯粉红色泡沫样痰时,又误诊为左心衰。本病例多次误诊辗转3个科室才最后确诊,延误了治疗时间,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应吸取教训。(陈晓香)
(
http://www.yyw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