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治疗乳腺炎无效者当心癌变
受访专家:河南省人民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 尤 伟
撰文:本报记者 沈 琪
“我刚刚生完小孩,哺乳期间发现自己的乳房有红、肿、胀痛现象,而且全身还疲倦无力、发热。因为是哺乳期,我认为是得了乳腺炎,就在我们当地医院进行了治疗,但是治疗了一个月后,疼痛症状没有任何好转,反而更为严重。朋友建议我去大医院再看看,自己也害怕,就换家医院又检查检查,经过全面的检查专家最后确诊为乳腺癌。”日前,一位年轻的母亲在网上发表了这样一篇文章。对于此事很多网友除了同情之外,流露出更多的是对此病的恐惧。专家表示,炎性乳腺癌与乳腺炎症状很相似,很容易被误诊。怀孕前后的女性很容易患上此病,特别是哺乳初期,应提高警惕。
怀孕前后的女性应提高警惕
很多人对乳腺癌的了解仅限于乳房的红、肿、胀、痛现象,而实际上乳腺癌的症状有多种,乳房肿块、乳头溢液是乳腺癌最常见的症状。但是也不是所有的乳腺癌都会出现上述症状,临床上,恶性程度极高、病情发展极快的炎性乳腺癌其症状并不是很明显。
“炎性乳腺癌是一种少见的临床类型,乳房呈弥漫性变硬变大,皮肤发红、发热,会有明显的水肿,发病率较低,但是恶性程度极高。发病呈暴发性,十分类似急性乳腺炎,因而经常出现误诊。”河南省人民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尤伟表示,炎性乳腺癌继发炎性病变是由癌细胞浸润到皮肤淋巴管,引发淋巴管阻塞而继发炎性改变。其发病率占所有乳腺癌的1%~2%,发病率较低,但是恶性程度很高。而且患者病情发展迅速,癌细胞很容易发生远处转移。
临床上,怀孕前后的女性很容易患上炎性乳腺癌,怀孕期间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动物蛋白吸收太多、环境污染和工作压力大等,都可能让机体的免疫力失调刺激肿瘤迅速生长。
用抗生素无效者要去看肿瘤专科
“很多炎性乳腺癌患者常被误诊,因为乳房出现红肿而被诊断为乳腺炎或者某种感染,从而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尤伟介绍,炎性乳腺癌与其他种类的乳腺癌相比,其早期症状更容易被误诊为急性乳腺炎,主要临床症状有乳房有肿块,弥漫性或局限性的皮肤硬化、变厚、表面不平,皮肤水肿似橘皮样,触之韧感,可有卫星结节等。有些患者触不到明显的肿块,但是乳房整体变韧。还有一些患者乳房会迅速增大,皮温增高,乳头干裂、结痂和内陷等现象。
临床发现,这两种疾病还是有明显区别的。炎性乳腺癌和乳腺炎均可出现乳房部位红肿热痛的炎症表现:急性乳腺炎的皮肤病变可能较为局限,病程短,可出现化脓,抗炎治疗效果好;而炎性乳腺癌则病情凶险,皮肤改变广泛,往往会蔓延整个乳房,但是不化脓,使用抗生素治疗后无效。因此如果乳房有红肿热痛表现,使有抗生素无效,患者即便在哺乳期也要及时到医院找专科医生就诊。
尤伟提醒大家,炎性乳腺癌因其症状隐匿极易被忽视和误诊,导致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错过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期,应该引起女性的警惕。
处方点评
点评专家: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药务科 陈忠东
患者:男,45岁,因肺炎入院。
既往史:一年前因风湿性心脏病行三尖辨置换术。
行痰培养: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对头孢哌酮钠或舒巴坦等敏感。
治疗:头孢哌酮钠或他唑巴坦2克,每8小时一次。
治疗第七天,牙龈出血。
药师查房:
追问用药情况:华法林5毫克,每天1次。
急查国际标准化比值(INR):4.5。
建议:
一、维生素K1,10毫克,静脉滴注,使用两天。
二、调整华法林剂量,3毫克,每天1次。
三、5天后及停用抗菌药一周后监测INR,调整华法林剂量。
分析:
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因维生素K在肠道内由细菌合成,维生素K合成减少导致华法林相对用量过大,导致出血。
因华法林剂量调整后影响INR的时间为3天,因此建议5天后测INR。
停用抗菌药后,肠道菌群恢复需要数天时间,因此在停用抗菌药5天内测INR无意义,需要在停用一周后再测INR。
小儿拉肚子慎用止泻宁
止泻宁又称为复方苯乙哌啶或复方地芬诺酯,是治疗急慢性腹泻的常用药物之一。但小儿使用该药的安全性不确定,尤其是婴幼儿服用该药引起药物中毒事件时常可见,对此,应提高警惕,加强防范。
小儿服用止泻宁所引起的中毒,一般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并有不同程度的阿托品中毒现象。中毒后可出现一系列症状与体征,如烦躁不安、惊厥、嗜睡、面色潮红等,严重者可出现吸气性喉鸣、肺水肿,甚至引起昏迷、呼吸抑制、瞳孔变化等危象。
因此,医学专家建议,小儿腹泻时应谨慎使用止泻宁,两岁以内的婴幼儿最好不用该药止泻。一旦小儿发生止泻宁中毒,除吸氧、催吐、洗胃、导泻和补液外,还应尽早给予纳洛酮治疗,以对抗阿片类的中毒,促进病情稳定,降低死亡率。
(张 敏)
冠心病患者应合理使用硝酸酯
硝酸酯制剂是常用的防治冠心病的药物之一,可直接扩张冠状动脉,减轻心脏的负荷。常用制剂包括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单硝酸异山梨酯、戊四硝酯等。
此类药物容易产生耐药性,持续应用时间越长、剂量越大,越明显。但其耐药性是可逆的,停药8~12小时后重新应用疗效又可迅速恢复。冠心病患者试图用此类药物维持一天24小时稳定的血药浓度以达到满意的疗效是不科学的。长期应用硝酸酯制剂时,应保证每天有8~12小时血药浓度很低的空白期,以免产生耐药性,维持其疗效。
疗效的好坏在于药量是否足够。由于此类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较低,常需较大剂量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因个体反应不同,通常由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直至达到最佳效果。病情较长时间稳定后,如果需要停药,也应逐渐递减用量直至完全停药,不能突然停药,以免出现“戒断综合征”或病情反弹。
心绞痛急性发作时,首先服用见效较快的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酯以便快速缓解病情,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硝酸甘油舌下含化,1~2分钟起效,5分钟即可达最大效应,药效可持续10~30分钟。如1次不能缓解,5分钟后可以再用。如连用3次仍无效应及时就医。硝酸异山梨酯舌下含化,2~5分钟起效,15分钟达到最大效应,持续1~2小时。
值得注意的是,此类药物宜随身携带,心绞痛发作后立即含服。患者也可根据自己的发病规律在预计可能发作之前做预防性服用。患者在出现胸前区压迫感、紧张感或烧灼感时均可使用,不一定要在典型心绞痛发作后才用。除此之外,如果舌失去麻刺或烧灼感觉,或含服后头无胀感,说明药已失效,应予更换。
(李昭华)
维C补过量 易患结石
经常用维C泡腾片的人注意了,《美国医学会杂志》的一项最新研究称,每天服较多维生素C补充剂的男性,患肾结石的风险会增加一倍。
该研究追踪了超过2.2万名中老年男性,时间长达11年。907人表示每天至少服用1000毫克维生素C补充剂,其他人则不服用任何营养补充剂。结果发现,服用维生素C的人群中有3.4%在跟踪研究期间第一次患肾结石,而这一数据在不服用补充剂的人群中为1.8%。参与此项研究的首席研究员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研究所的劳拉·托马斯说:“人体吸收的一些维生素C,会以草酸盐形式通过尿液排出,而草酸盐是肾结石的主要成分。”
专家建议,每天补充维生素C的量不宜超过1000毫克。每片维C泡腾片就含了这么多的量,如果同时再服用其他复合维生素片,又吃大量水果,很容易过量。每天吃大量水果的人,一般不需额外补充维生素C,也不建议大家平时同时用多种含维生素C的营养补充剂。
(盛 明)
某些乳腺癌治疗药物
有助于预防乳腺癌
英国一项新研究发现,通常用于治疗某些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类药物,也能有效降低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但此类药物有明显副作用,服用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选择。
英国医学刊物《柳叶刀》4月30日在线刊登的一份报告说,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的研究人员分析了超过8.3万名女性10年来的医疗记录,发现他莫昔芬等4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药物可有效降低乳腺癌风险。研究显示,持续服用此类药物5年后,乳腺癌患病风险可比常规风险降低约42%,在停药后的前5年内,乳腺癌患病风险仍比常规风险低大约25%。
研究人员说,此类药物可作用于乳腺等部位细胞中的雌激素敏感分子,对雌激素受体进行调节。虽然能降低乳腺癌风险,但这类药可能增加血栓、子宫癌等其他疾病风险,因此不适合所有女性。
领导这项研究的杰克·库济克教授说,对于有乳腺癌家族遗传史等高危女性来说,采取适当预防手段十分重要,这项研究为这些女性提供了更多选择。但由于此类药物的副作用较为明显,因此他建议特定人群应在充分咨询医生后再服药。(刘石磊)
(
http://www.yyw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