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钙”食品补钙效果好?
专家:“健康”食品未必真健康!
“非油炸”“零脂肪”“无糖”……这些字眼在当下市场上的“健康”食品中颇为常见,也往往能博得消费者的青睐。有关专家指出,食品厂商在这方面下工夫是好事,但很多时候这只是一种营销策略,很多“健康”食品未必真健康。
1
“非油炸”食品真没油吗?
不少薯片、饼干、膨化食品都号称是“非油炸”,采用了烘烤的加工方式。这让很多人以为,非油炸食品不含油,所以更健康。营养学专家表示,非油炸食品确实比油炸的好一些。首先它含油更少,其次是没有经过高温油炸,致癌物少。但非油炸食品只是加工时不用油炸,不代表不含油。比如有些食物烘焙时也需要刷油,才能保证其香酥脆的口感。非油炸食品的脂肪含量仍然较高,吃时应该控制量。每天吃几口没什么关系,但是如果每天来一大袋,油脂摄入还是会超标。
2
“无糖”食品真没糖吗?
包装上写着“低糖、无蔗糖”的食品,最受中老年人、糖尿病病人以及肥胖者的青睐。这类产品主要包括糊粉类食品、饼干、点心等,号称糖尿病患者可以放心食用。其实,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陷阱。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指出,很多人选择无蔗糖产品是为了控制血糖。然而,能让血糖快速上升的,不仅仅是蔗糖成分。以淀粉为原料的糊精、麦芽糊精、葡萄糖浆、果葡糖浆等,哪一个的升糖效果都不逊色于蔗糖。仔细查看食品标签,你会发现,在那些宣称“无蔗糖”的产品中,这些配料时常出现。糖尿病患者如果吃多了这类食品,后果会非常严重。从营养价值来说,无蔗糖的也不会更好,因为去掉蔗糖后,很多食品会换用淀粉、糊精、油脂等。还有一些食品,比如无糖汤圆、无糖糕点等,因为主料是粮食谷物,所以淀粉含量较高,吃完后同样会升高血糖。
3
“零脂肪”乳品不会引发肥胖?
现代人越来越重视自己的身材,总想着控制脂肪的摄入。因此,一些商家也在很多的活性乳酸菌饮料宣传中,打出了“零脂肪”的口号。然而在这类饮料的营养成分表中,却明确标明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或“能量”一栏不为零。
专家表示,一般在“零脂肪”饮料的配料表里,都能找到白砂糖、葡萄糖的身影。有的白砂糖含量仅次于水,比脱脂奶粉还多。而含糖多的食品,就算真的零脂肪,其中的碳水化合物进入人体后,也可能转化为脂肪,摄入过多时会引发肥胖、高血脂等问题。换句话说,既然含糖,那么所谓“零脂肪”也就没有意义了。此外,天然食物成分中,只有脂肪是有香味的,当饮料去除脂肪后,就必须添加更多的香精才能获得良好的口感,而香精却很不健康。
4
“高钙”食品补钙效果好?
补钙理念的深入人心,让很多食品打起了“高钙”的旗号。除奶制品外,一些零食,如饼干、海苔等也加入其中。
专家表示,食品标注“高钙”字样,并不见得含钙量就高;即使真的达到了“高钙”标准,想借此起到补钙作用,也不太可能。因为多数食品中添加的是碳酸钙,这种钙在人体内的吸收效果并不理想。在牛奶中加入过多的钙、铁、锌等无机盐后,如果不能很好地被吸收,反而会对人体肾脏以及消化系统造成很大负担。高钙饼干等更是“噱头”大于功效。因为钙的吸收效率与其他营养物的配比有很大关系,一些饼干虽然含钙量高,同时脂肪含量也很高,这种情况下,钙就很难被人体吸收。
5
“高膳食纤维”食品更健康?
现代人大多严重缺乏膳食纤维,所以在饼干、甜点等零食中,“高纤维含量”的宣传便“应运而生”。
营养专家范志红提醒,这些食品中的确有纤维存在,但大部分已经失去原有的功效了。因为粮食、豆类中主要含的都是不溶性纤维,“粗糙”是其价值所在。不过,因为很多人都忍受不了这种口感,食品加工时,商家会加入油脂以起到“润滑”效果。纤维越高的产品,通常脂肪含量也越高,且因为饱和脂肪软化纤维的作用更出色,所以高纤维零食中氢化植物油或黄油、猪油等动物油的含量也非常高,最终让它们的健康价值消失殆尽。
6
“全谷物”更有营养吗?
打着“全谷物、纯谷物”等字眼的速溶饮品,号称含有精选营养谷物,可补充纤维素。对此,专家指出,拿来磨成粉的谷物,大多属于等级较差、成本较便宜的原料,例如碎米或存放比较久的谷物等。它们经过加工、磨粉后营养素很容易流失,如果要靠它来弥补摄取全谷物的不足,并不实际。另外,纯正谷物指的是没有经过精制,仍保有糠层、麸皮的谷物,它们就算被磨成粉,也应保有原来的麸皮、胚芽比例。但现在,很多宣称健康的全谷物速溶饮品,并不标示麸皮的比例,成分里占最多的却是黑芝麻、松子等坚果以及黑豆、花生等,和全谷物其实没多大关系。
最后,专家提醒,消费者应该学会看包装上的食品标签。一般来说,配料表中排在最前面的成分,含量是最高的,比如一包薯片,如果其配料表上先是“马铃薯”,然后是“植物奶油”“天然油脂”等,那么这包薯片的热量绝对低不了;除了看配料表外,还要看食物标签上的营养成分表,这个表格更直观地标明了食物所含热量,以及各种主要营养素的含量;最后,食物的加工方式也要留意,在其他条件相当的情况下,我们要挑选那些加工温度低、加工过程简单的食品。
L
老年保健
老年人春季养生有“门道”
本报记者 李 荇 通讯员 陈兵林
饮食 “温”养 “多甘少酸”
春天自然界万物复苏,阳气上升,易扰动人体肝、胆、胃肠蓄积的内热。因此,品性温和、口感清爽、易于消化的食材十分适合老人食用,如小米、玉米、红薯、大枣、银耳等可以依自己喜好煮粥食用,萝卜、白菜、豆腐、鱼、蛋、瘦肉等可搭配食用。菜品适合清炒、蒸煮等,尽量少用油炸方式,避免过于油腻。同时,尽量避免食用大热或酸涩、生冷之物,如阿胶、龙眼肉、乌梅、螃蟹等,可以适量吃些水果,如苹果、梨、香蕉、橙子等,稍微加热后再吃更好。如西瓜等不易加热的水果,最好浅尝辄止,对牛奶、果汁等饮料也尽量加热后再喝,以免刺激到肠胃引发不适。
晚睡早起 适度春捂
春天人易犯困,不和子女共同生活的老年人时间充裕、生活闲散,有些老年人有睡懒觉的习惯,白天的“小睡”也要很久。中医认为“久卧伤气”。因为久卧会造成新陈代谢速度减慢,气血运行不畅,持续几日则会造成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便秘等。老年人可以试着晚睡早起,但即便晚睡,也要在晚上11时之前上床,早晨可以比冬日起得稍早,适当活动一下。初春,早晚温差大,骤暖骤寒很常见,减去衣物要循序渐进,先减上衣,注意腿部保暖,做到上薄下厚。另外,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在天气较好时,可以每天开一至两次窗,分别在上午9~10时和下午2~3时(避开早晨及傍晚高污染时间段),每次开窗大约半小时,这样可以有效保障室内空气的清洁、降低呼吸道疾病发生率。
适当运动 笑口常开
春光明媚、气温适宜的时候,适当的户外活动能够锻炼体魄、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但有雾霾的天气是对身体有害的,最好减少外出。晨练不要太早,最好选在太阳升起后外出,根据自己身体状况选择快步走、太极拳等锻炼方式。在宽敞的室内,可以进行伸展身体、捶背等简单活动。同时情绪对健康的影响也十分明显。无论是跟子女同住的老年人对后辈行为看不惯、拌嘴生气,还是独居的老年年人思念子女、郁郁寡欢,都会影响健康。有心脑血管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会因大怒诱发疾病,而普通老年人也会因为不良情绪影响身体健康。老年人要尽量想得开、豁达一点,逢事不较真,自己多找点喜欢的事情做,保持乐观心态,才有利于身心健康。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养生尤为重要。早春时节,虽然空气中还有一些寒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温慢慢回升,此时若运动或者增减衣服不当,就很容易生病,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重养生保健。因此,河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王雪梅建议,老年人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从饮食、起居、运动、情绪等方面加以调节,以健康度过美丽的春天。
M
美食餐桌
教你做三款简单凉茶
桑菊茶
桑叶、白菊花各10克,甘草3克放入锅中稍煮,然后去除渣叶,加入少量白糖,桑菊茶就制作完成了。常饮这种桑菊茶,可散热清肺润喉,清肝明目,对风热感冒也有一定疗效。冷却后饮用,可防暑降温。
西瓜皮凉茶
很多人吃完西瓜将皮丢弃很可惜,可将西瓜外皮绿色的那一层利用起来,将皮洗净后切成碎块,放入适量的水煮半小时左右,去渣取汁,再加入少量白糖搅拌均匀,这样一款去暑利尿解毒的西瓜皮凉茶就做成了。
薄荷凉茶
到中药铺买回薄荷叶、甘草,每次各取6克,加水1000克左右,煮沸5分钟后,放入白糖搅匀。常饮此凉茶可起到提神醒脑的功效。
鸡蛋煮多久能留住营养素
煮鸡蛋看似简单,却不好把握火候,时间过短会使蛋黄不熟,时间过长会使鸡蛋变老不好吃。对此,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常翠青博士介绍,其实煮鸡蛋的最佳时机很好把握。凉水下锅,水开后算好5分钟,煮出来的鸡蛋既被杀死了有害致病菌,又能比较完整地保存营养素。
如果鸡蛋在沸水中煮超过10分钟,内部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蛋白质结构变得更紧密,不容易与胃液中蛋白质消化酶接触,所以较难消化。
煮不熟的鸡蛋危害更大。生鸡蛋不但存在沙门氏菌污染问题,还有抗酶蛋白和抗生物素蛋白两种有害物。前者会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后者能与食物中的生物素结合,导致人体生物素缺乏,产生精神倦怠、肌肉酸痛等症状。而鸡蛋一经煮熟,上述两种物质才会被破坏。
此外,煮蛋时还可掌握以下技巧,以防止营养素的流失:水必须没过蛋,否则浸不到水的地方蛋白质不易凝固,影响消化;煮前把蛋放人冷水浸泡一会儿,以降低蛋内气压,然后用中等火候,冷水煮沸,即可防止蛋壳破裂,避免营养素流失。
(以上两篇均据《郑州晚报》)
S
生活指南
久坐办公室 学学“小燕飞”
本报记者 陈锦屏
办公室一族常常对着电脑,活动少,难免会腰酸背痛,颈椎难受。医生向大家介绍一个小燕飞的动作,对缓解颈椎不适十分有效。
“小燕飞”护腰椎
整天坐在办公室里伏案工作,可以模仿一下燕子飞行时的动作,做几组“小燕飞”能很好地缓解颈腰椎不适。动作很简单,每天晚上临睡前,俯卧在床上,双手放在背后,以腹部为支点,用力挺胸抬头,同时双腿并拢,绷直脚尖尽量向上抬起,使整个身体反翘起来,就像燕子在飞,持续5秒左右,然后放松休息,接着重复这个动作,每次做15~20次左右。“小燕飞”可以达到对颈椎、腰椎的自然牵引作用,因此对于预防和缓解颈腰椎问题有不错的效果。不过,已经有腰椎滑脱和严重腰椎疾病的人,则不适合做这个动作。
大雁功调气息
大雁身上,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大雁被称为是“长寿鸟”。养生专家认为,大雁身体里蕴含着极高的能量,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们的呼吸深而缓慢,古代专门有一种功叫做大雁功。我们学学大雁,像大雁展翅一样张开双臂,经常在阳光下做做扩胸动作,并且尽量把呼吸放深放慢,可以增加肺活量,锻炼心肺功能,让我们身体里也充满能量。
吃燕窝补脾胃
要说小燕子因什么而闻名遐迩,那一定是其副产品燕窝莫属了。向来被奉为滋补圣品的燕窝性味甘平,能够补益脾胃,养阴润燥、延缓衰老。风多物燥的季节,正是吃燕窝的好时节,冰糖清炖燕窝就是既简单又能保留营养的烹饪方法。
不过,燕窝虽滋补但非一般人能够经常消受得起,不妨在普通食材中找找替代品,银耳就可以说是“老百姓的燕窝”,其富含胶质、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和氨基酸等,也有很好的滋补功效。此外,秋季养生重在养肝护肝,不妨多喝一些茉莉花茶,可以“去寒邪、助理郁”,帮助人体生发阳气。
土豆能消除肿眼泡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皮肤科 周 映
当你失眠或熬夜后起床,发现自己难看的肿眼泡时,一定想尽快消肿。
肿眼泡是指眼皮,尤其是上眼皮肿胀、肥厚,严重者会在外眼区呈现膨大檐状的下垂,从而使眼睛外形改变,如出现三角眼或眼裂变小等。有些肿眼泡是持久性的,例如先天性肿眼泡者通常有家族遗传史。此外,后天的某些疾病或生理原因引起的眶隔松弛、眶内脂肪突出或泪腺下垂等,也可以导致持久性的肿眼泡。当肿眼泡严重影响美观时,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手术治疗。
还有一些肿眼泡是突然出现的,这时就需要判断是因某种疾病所致,还是非疾病因素引起的。引起水肿的常见病因有某些肾病或心脏病引起的肾源性水肿或心源性水肿;某些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黏液性水肿;某些皮肤病,如血管性水肿。若除了眼睑肿胀还伴有其他症状,最好到医院就诊。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过度用眼、睡眠不足引起的肿眼泡是很常见的。这主要是由于局部血液循环不好、水钠潴留所致。用土豆片或是茶叶外敷减轻水肿的土办法并非没有科学依据。土豆中含有丰富的钾,可以减轻水钠潴留;茶叶中含有的鞣酸有收敛功效。但外用经皮肤吸收起效需要一个过程,且眼周皮肤较敏感,有些人外用时可能发生过敏反应,故用时应该谨慎。对于这类原因引起的肿眼泡,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注意休息、健康用眼。
(http://www.yyw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