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年货也要囤健康
本报记者 陈 旭
“年货一条街”“年货专区”,近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无论在社区还是在超市,各种年货摆放整齐,应有尽有,前来选购的人络绎不绝。而在淘宝网等网站,不少商家也打出了“年货团购”字样,备受年轻夫妇们的青睐。记者调查发现,相较于往年,市民们的购物观念也有所变化。
购物便捷 买年货不再大批量
新概念:年货应从简 健康放第一
“现在生活好了,食品种类多,购买又方便,想吃什么随时都可以到超市买,天天都像过年一样……”在丹尼斯超市,已经退休3年的张女士边跟记者话家常,边挑选着年货。
记者发现,在张女士的购物车里,肉类、水果、干果、菌类等品种齐全,但是数量却很少。据张女士介绍,她买的都是平时经常吃的菜,没有刻意增添什么,过节就是过个气氛,家人吃得都不多,买多了吃不完反而浪费了。
在家乐福的年货专区记者看到,一位精神矍铄的方女士正在精心地挑选着红枣。“我的孙子刚满月,因为孩子小,儿子儿媳决定今年不回来过年了,我准备给他们蒸一些红枣馒头带过去……”方女士笑呵呵地说。为此,方女士特地托人从老家带了一些杂面,准备亲自为孩子蒸馒头。
相较于超市的热购情景,路边摊贩的生意倒有些冷清。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个路人,多数人表示健康最重要,购买食品马虎不得,对大超市的食品质量还是较为信赖的。
网上购物 点鼠标就能货比三家
新风尚:80后成团购主力 网站须过实力关
来自商丘的80后张希怀孕已经5个月了,为了避免旅途劳累,能够安心养胎,她和丈夫决定今年留在郑州过年。这两天,她频繁接到快递工作人员的电话,都是给她送年货的。
张希说:“在网上购买年货真的很方便,点点鼠标就能货比三家,哪家东西实惠、评价好就买哪家的,而且还送货上门,省了很多时间。”在她长长的年货清单里,记者发现,坚果居多。张希笑言:“一定要吃健康的食物。”
家住郑州市农业路小区,在私企上班的高天政笑着告诉记者,今年他刚在郑州买了房,已经把父母接到身边了,为了让父母少操心,今年的年货都是他在网上精心挑选的。但他坦言,收到的部分物品没有他想象得好,有点儿气恼。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脾胃肝胆病科主任医师杨国红提醒说,网购食品一定要选择有实力、有信誉的网站,必要时可登录企业信用查询系统了解商家的经营状况,对于商家发出的货品一定要查其合格证,避免买到三无产品。
超市扫货 没有计划容易盲目
专家提醒:列年货清单 远离“购物病”
“你看看,一到超市就大包小包往家提……”一位刚刚走出沃尔玛超市的年轻男子对身边的女孩说。
河南省人民医院营养科营养医师王雯说,备年货前可以先列个清单,结合家庭的实际情况来购买一定量的食物,切不可一到超市一鼓作气扫货到底。到超市购买年货时,大家可以偶尔停下来欣赏一下“战利品”,既让腿脚休息,又能冷静头脑,避免钱包过度“失血”。
杨国红建议,去超市购物最好自带两个干净的大袋子,一个装生鲜,另一个装带包装的物品。据上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经发布的检测结果表明,超市中购物篮、购物车的霉菌检出率高达76%。大型超市中的购物篮、购物车都是循环使用的,且使用频率极高,虽然一些企业注意为这些购物用具消毒,但是也有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而疏于这方面的管理,从而导致不少购物篮、购物车逐渐成了“垢污篮”“垢污车”。自带大袋子可以对购物车进行隔离,减少食品污染。购物回家后,大家还应该在第一时间使用清洁用品、洗净双手。
杨国红说,拎重物时,大家不要用手指或者手腕长时间勾着购物袋的拎带,而应尽量使用手掌,并要来回换手,让手得到放松。另外,对于太重的购物袋,人们不要单肩背,尽量双肩轮换着背。
郑州人民医院营养科营养医师张晴强调,临近春节,超市购物人群密集,空气质量不好,不要逛太久。尤其是老人和儿童体质较弱,对冬季流感病毒抵抗能力较弱,尽量不要长时间在超市逗留。
医生是如何置办年货的
灯笼红红火火,鞭炮热热闹闹,装载年货的大车小车奔波不停,在熙熙攘攘的年货置办人群中,医生又是如何置办年货的呢?
健康搭配最重要
河南省人民医院营养科营养医师王雯说,备年货要注意健康搭配,不要打破日常的饮食习惯。肉类、蔬菜、水果、干果、酒水等都要买一些,但是一定不要买过多,要吃新鲜的食品。
郑州人民医院营养科营养医师张晴说,人们应尽量选择一些没有经过加工的食品,因为每多一次加工便会增加热量及调味料的使用。
菌类营养丰富,可搭配各种肉类,也可以煲汤,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是节日餐桌上不可缺少的健康食品,可以多备些。
节日餐桌不能少酒,但喝多了伤身,用红酒代替白酒,不仅能增加节日气氛,而且适当喝红酒对健康也有好处。
餐桌食品挑新鲜的
鸡鸭鱼肉、蔬菜、水果等都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怎样才能选购到安全、健康的新鲜食品呢?
王雯支招,在挑选肉类食品时,人们尽量不要选择冷冻的;挑选鸡蛋时,要购买大品牌放心产品,还要看生产日期,最好购买7天以内的,这样的鸡蛋能保证新鲜。
王雯指出,水果和蔬菜最好现买现吃,以免存放太久,营养流失。水果适合趁新鲜直接食用,这样可以摄取到高质量的纤维、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另外,春节期间多吃些绿色有机蔬菜,对油腻的餐桌饮食有缓解作用,更有益于身体健康。
张晴强调,买散装食品要“察颜观色”,要做到“一看、二摸、三尝”。一是看外观,新鲜、品质好的食品色泽自然、体形完整、大小均匀、无霉点、生虫等情况;二是摸食品表面,观察是否有掉色现象;三是尝口感,好的干果口感松脆。此外,选购年货时,人们要选择可靠的商家和品牌,其产品在质量方面一般有保障。
多备杂粮提升饮食质量
“杂粮不妨多备些,因为五谷杂粮中含有多种营养素和纤维素,可以软化血管内的胆固醇,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王雯说。
膳食指南的第一条就是主食要粗细搭配。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脾胃肝胆病科主任医师杨国红建议,过年了,不如把各种保健品换成有机或绿色杂粮食品送给家人,品种多一点儿、杂一点儿,质量高一点儿,可以提升饮食质量。
购买安全食用油
市场上的食用油种类繁多,但所有的食用油按生产工艺区分只有两种,即物理压榨油和化学浸出油。两者只是油脂制取工艺不同,只要符合我国食用油脂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的,就是安全的食用油,消费者都可以放心食用。
王雯介绍说,紫苏油、亚麻籽油、南瓜籽油、核桃油等小袋包装油,原料营养丰富,加工步骤少,保留了较多的营养物质,还有一些特殊的保健功能,是相对健康的食用油。这些油可以控制用油量,并能保证油的新鲜度。
开胃零食不可缺
走亲访友时,少不了需要零食来助兴。王雯认为,除了准备一些点心类零食外,人们还可适当增加一些助消化的零食,如山楂片、话梅等开胃的小零食,这些零食能够缓解肠胃压力。
张晴建议,少吃一些瓜子、花生、核桃等易上火的食物;糖果等尽量避免多吃;吃点心类零食时,要注意避免增加过多热量。
选择儿童零食要留心
过年对儿童来说是最快乐的日子,各种美食可以大大满足胃口。但是,张晴提醒家长,给孩子挑选零食时要格外留心。
首选是水果类。水果中含有葡萄糖、果糖、蔗糖,容易被人体吸收,水果中的有机酸也可促进消化、增进食欲。
坚果类不宜多吃。我们常吃的坚果有花生、瓜子、开心果、核桃等,这些食物含有人体必需的脂肪酸、维生素B、锌元素等,其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孩子脑部的发育,是优质零食。
张晴强调,散装坚果与空气接触过多容易氧化,所以一定要选择带包装的。另外,坚果是油脂含量很高的一类食物,要选择脂肪含量相对比较少又美味营养的品种。
糖果类需节制。张晴指出,糖果类零食是纯热量食品,仅能提供热能,这类食品营养价值不高,吃多了会影响孩子胃口,使正常饮食摄入减少。另外,甜食也易造成龋齿,影响牙齿的发育。因此,家长要控制好孩子食用糖果的量。
红酒代白酒 每天低于两三杯
让春节“酒风”更清新
本报记者 陈 旭
无酒不成席,亲朋好友相聚,彼此推杯换盏,在觥筹交错之间,酒酣耳热之际,既能互叙衷情,又能联络感情,的确是人生一件乐事。然凡事都有度,饮酒尤是。临近春节,市区各大医院每天都会接诊到因饮酒过度出现呕吐、昏睡不醒等症状的患者。急诊科也接诊到不少因为酒后走不稳摔伤、酒后打架闹事受伤、酒后出车祸等意外事件的患者。在新春之际,如何才能健康饮酒,将伤害减到最低呢?
白酒、啤酒、葡萄酒……琳琅满目
最健康的酒:红葡萄酒
春节临近,各大超市的酒类产品成为紧俏商品,纷纷被市民们成箱或成提购回,以备待客之需。
近日,在记者随机调查的10名市民中,有7人表示过节不饮酒就没有节日气氛,那么饮用什么样的酒最健康呢?
据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于静介绍,从人体健康角度说,众多酒类中红葡萄酒对人的健康最有利。据研究发现,红葡萄酒含有一种被称为槲皮酮的植物色素成分。这种色素具有抗氧化和抑制血小板凝固的双重作用,可以保持血管的弹性与人体血液流畅,不易导致心脏缺血,经常饮用可以减少心脏病的发病率。
白酒加啤酒,啤酒加雪碧……花样百出
最伤身的喝法:混搭
白酒加啤酒,啤酒加雪碧,红酒加果汁……如今,混搭饮酒成为一种时尚,这样的饮酒方式正确吗?郑州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王郁杰说:“各种酒的成分和酒精含量都不相同,互相混杂在一起会起变化,使人饮后有不适感,容易引起头痛、醉酒症状,这种饮法最伤身。”
王郁杰指出,很多人喝白酒时,喜欢再喝一些低浓度酒或饮料,以为这样可稀释酒精,降低“酒劲儿”。但是,这种做法适得其反,不仅会导致酒精摄入过量,啤酒、可乐等饮料中的二氧化碳还会“助纣为虐”,增加酒精对胃的伤害,迫使酒精很快进入小肠,加快吸收速度。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脾胃肝胆病科主任医师杨国红表示,饮料中含有大量的糖和能量,喝酒时掺饮料无形中会增加糖分和能量的摄入,长期饮用容易导致肥胖和其他慢性病。
于静指出,虽然红酒、啤酒的酒精浓度较低,但若加入饮料,让人感觉不像在喝酒,会不知不觉地喝多,继而喝醉,最后导致酒精摄入量远远超出身体的承受力。
心肌梗死、卒中、胃溃疡……见缝插针
最适合的量:每天2~3杯
过量饮酒除了导致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外,还可直接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卒中、脑萎缩、急慢性糜烂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杨国红指出,适量饮酒可活血散瘀、改善血液循环、温胃暖脾、改善消化、理气解郁、调节情绪、散结止痛以及缓解关节不适。但王郁杰指出,过量、无节制饮酒易引发醉酒,不但容易败兴,也会对身体造成损害。所以,人们一定要把握好喝酒的度,做到健康饮酒。
对于饮酒量,于静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40克,成年女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30克。红葡萄酒虽然有益健康,但是也不可饮用过量,以每天2~3杯为佳。
杨国红强调,每个人的酒量大小不同,无论是借酒助兴,还是共话情谊,喝酒一定要适量,每次饮酒尽量控制在100克以内,这样既不会伤害身体,也不会破坏节日气氛。
肝硬化、糖尿病、高血压……斤斤计较
最应禁酒者:肝病患者
王郁杰指出,有些患者不能喝酒,有的人喝酒还有猝死的危险。
杨国红说,肝脏有病的人,尤其是活动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应该禁酒。因为肝脏是解毒器官,一旦患病,就无法解毒。
于静表示,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也要禁酒。她强调,血压控制不好的患者,喝酒后血压会进一步升高,血管一旦破裂,即使送到医院也很难抢救。
医生的饮酒三步曲
“单位的年关酒、亲朋好友的宴席酒、同学的聚餐酒……我老公天天喝得大醉。”近日,家住郑州市农业路的张女士聊起春节饮酒的话题,甚为烦恼。春节向来都是聚餐应酬的高峰期,在这种场合,饮酒成为大家增进感情的常用方式。那么,如何饮酒才能不伤身呢?一起来看看医生们是如何做的吧。
饮酒前
做好准备工作
对待新年酒场应酬,郑州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王郁杰显得很淡定。“我最不喜欢喝酒,但若必须喝的话,我会做好喝酒前的准备工作,将酒精对身体的伤害降到最低。”王郁杰说到。
那么,喝酒前要做哪些准备呢?据王郁杰介绍,首先要选对喝酒的时间。每天下午两点以后饮酒较安全。因为上午几个小时中,胃中分解酒精的酶——酒精脱氢酶浓度低,饮用等量的酒时,上午较下午更易吸收,使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升高,对肝、脑等器官造成的伤害较大。
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于静表示,选对酒也很重要。预防醉酒最好的方法就是尽可能不喝酒或少喝酒,尽可能喝低浓度酒(如葡萄酒、啤酒),不喝白酒特别是酒精浓度高的白酒。喝果酒时,最好选葡萄酒和红酒。葡萄酒含有多种营养成分,这些成分可以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还可以帮助消化并促进新陈代谢。
据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脾胃肝胆病科主任医师杨国红介绍,饮酒前要吃点儿东西垫底,切忌空腹饮酒。空腹喝酒会严重刺激人体的胃黏膜。杨国红说:“饮酒前应食养胃的谷物,以喝一些米粥、面汤最佳,也可吃一些饼干、面包、馒头等。胃不好的人适当吃一些胃黏膜保护剂,以减少或延缓酒精在胃肠道的吸收,避免酒精对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刺激。”
饮酒中
忌过猛过快 应多喝白开水
“喝酒千万别过猛过快,要慢慢喝,让身体吸收得慢一些,这样身体才有时间来分解酒精。”王郁杰说。
杨国红建议,喝酒时多喝一些白开水,可以让酒精以最快的速度从体内随着尿液排出,减少酒精在体内的存留时间。
王郁杰提醒说,从保健角度来说,酒的浓度越高,越要吃含蛋白质丰富的菜,这是饮酒的一个窍门。牛肉、鸡肉、鱼、大豆制品等食物,含有大量蛋氨酸和胆碱,吃这些食品等于服了保肝药。喝酒时,人们可以多吃米饭等含糖食物,以免喝酒时出现打颤、目眩及低血糖症状。另外,补充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减少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饮酒时吃一些蔬菜,也可减轻肝脏负荷。醋拌凉菜、水果等都是很好的选择。水果中的糖分能加速酒精在体内燃烧,同时补充的维生素C、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硒等重要的抗氧化剂既可起中和作用,也可减轻酒精对肝脏的毒害。
于静提醒,饮酒时切勿喝碳酸饮料。因为诸如可乐、雪碧、芬达等碳酸饮料会加快身体吸收酒精的速度,容易引起酒精中毒。
饮酒后
保护好肝脏 多吃水果
“一次过量饮酒就相当于得一次轻型肝炎,饮酒后要保护好肝脏。”王郁杰强调。
很多人过量喝酒时感觉不到胃肠道不适,第二天清醒后却会明显感到头痛、烧心、胃痛、胃酸、胃胀、呕吐、食欲差等急性胃肠炎症状。这是因为大量饮酒后,肝细胞无法将有害物质甲醛、乙醛等全部处理掉,而造成急性中毒。
宿醉也会导致肝脏屯积脂肪。据于静介绍,现在很多30岁左右的年轻男子患有酒精性脂肪肝,或肝上有脂肪颗粒沉淀,都与此密切相关。另外,宿醉还易引起酒精性急性胃炎,导致自主神经平衡失调,引起心跳加速,使血液中水分与电解质平衡失调等。
王郁杰说,酒后易口渴,可吃一些水果来补充。由于酒本身的利尿作用,加之菜肴中的盐分增加了血液浓度,因此酒后易产生口渴感,这时一杯接一杯地饮水,对肝脏不利。最好的办法是吃些水果,因为水果既可中和酸性,又能促使酒精在体内燃烧,从而减少其对肝脏的毒害。
王郁杰特别提醒说,饮酒后切不要洗澡。饮酒后洗澡,体内贮存的葡萄糖会被快速消耗掉,易引起血糖含量减少,体温急剧下降,而酒精又抑制了肝脏正常的活动,阻碍体内葡萄糖贮存的恢复,以致危及生命,引起死亡。
(本版图片均由史尧摄)
(
http://www.yyw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