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当然“药”健康
编者按
金龙腾飞送冬去,银蛇曼舞迎春来。新春佳节是亲朋团聚之时,也是疾病多发之期。在这个雾霾肆虐、天气寒冷的冬季,如何度过一个祥和、平安的节日呢?为此,本期我们特意策划采访了省内相关专家,邀请他们以药为“武器”,为大家健健康康过春节支招。
本版策划 吴若晨 吴玉玺
春节“药”健康之冠心病篇——
冠心病患者别盲目服药
本报记者 沈 琪 受访专家: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闫继峰
春节期间,很多冠心病患者用药随心所欲,甚至想当然地停药。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闫继峰提醒冠心病患者,春节期间别盲目服药、别乱停药。
“春节期间,很多患者为图吉利,认为病情很稳定就擅自停药,或者不按医嘱用药、自行增加或减少药量,有病况时用点儿药,这都是非常错误的做法。”闫继峰说。临床上,这类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非常高,一旦救治不及时,就可能瞬间丧命。特别是装支架的患者一定要坚持按时服药。
每个冠心病患者的病情不同,药物的配合治疗也不一样。尤其是老人,不应盲目迷信广告药物,关键是某些药物不但起不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反而会带来一些副作用,甚至耽误病情。有冠心病的患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后按医生指导用药,通过正规途径买药。
闫继峰提醒,春节期间,冠心病患者要避免熬夜,避免情绪激动或过于劳累,避免暴饮暴食,避免饮酒过量,注意保暖,常备硝酸甘油和速效救心丸。
春节“药”健康之风湿病篇——
风湿病患者用药有四忌
本报记者 曹 冰 受访专家: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王新喜
忌随意停药 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国医馆主任中医师王新喜说,由于春节的特殊性,服用中药治疗风湿病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停药几天,并无大碍。但是服用西药的风湿病患者一定不能突然停药,如此会导致病情复发或加重。
忌凭经验服用 大多数的风湿病药物都是处方药,也有少数消炎止痛的非处方药物,可在药店不凭处方买到。王新喜说,即使这种药也不能随便买来服用,因为临床治疗风湿病的药物主要分为风湿寒痹与风湿热痹两型,患者只有根据自己的具体证型选用,才有可能取得好的疗效。
忌滥用药酒 春节期间,闲暇时间多,很多患者会在家泡制药酒服用。王新喜说,药酒的泡制有十分严格的要求,比如泡制药物的白酒度数不能太低,否则达不到将药物中的成分充分融解的目的;度数太高的白酒又会刺激消化道,导致胃肠道溃疡的风险。然而,患者在家很难严格控制标准。
忌乱服保健品 目前,媒体上出现了各种宣称能够治疗风湿病的保健品。春节期间,送保健品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许多风湿病患者会随意服用别人送的保健品。王新喜说:“从风湿病的角度来说,就我掌握的知识而言,没有一种保健品可以治疗风湿病,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证实其疗效。”
春节“药”健康之肝病篇——
肝病患者按时服药别忘记
本报记者 邵 倩 受访专家:河南省人民医院肝胆科副主任医师王连才
河南省人民医院肝胆科副主任医师王连才表示,是药三分毒,很多保健品并没有确切的保护肝脏作用,肝病患者最好别滥用保肝、护肝保健品。
王连才说,有些患者因过春节而打乱了诊疗计划,不能按时服药和定期复查。肝病是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随意打乱治疗计划,容易引起病情复发,耽误患者治疗和康复。
肝病的病因有很多,有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代谢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等等。有些患者并非病毒性肝炎而盲目服用抗病毒药物;因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而只服用保肝药物而忽略抗病毒药物的服用。这些情况都会对病情造成不同程度的耽误。
此外,王连才表示,春节期间,饮食作息不规律容易引起感冒或者消化系统疾病等,患者便会在药店买药服用。不过,很多药物经肝脏代谢,甚至具有一定的肝毒性。肝病患者盲目服用此类药物会加重肝脏负担,对肝脏造成更大伤害。
春节“药”健康之肾病篇——
肾病患者出行提前准备好药
本报记者 曹阿南 受访专家: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汪 洋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汪洋指出,肾病患者春节期间病情容易出现反复,这与节日期间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以及情志因素的变化是分不开的。
汪洋说,很多肾病患者讳疾忌医,想当然地认为少吃几天药没事,自作主张擅自停药。慢性肾病治疗有严格的吃药规范,随意停服、漏服药物对身体的危害是无法补回的。
而近期的气温多次走低,医院门诊、急诊感冒发热病人扎堆,慢性肾病患者应严防死守,切忌感冒。汪洋叮嘱,慢性肾病患者如患感冒,勿自行用药,应到医院向专科医生咨询。
“如果春节期间对饮食不加控制的话,极容易摄入较多的水分和盐分,从而加重病情。”汪洋表示,合理的饮食控制能够有效地延缓肾脏衰竭的进程,延迟进入肾替代治疗的时间。
除了注意日常饮食、防止感冒等疾病外,选择腹膜透析这种治疗方式的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出行时必须早做打算,要及早确定自己的行程,及时配购药物,以免因春节部分医疗机构放假、较多人排队等引起不便,耽误行程,同时影响治疗。
春节“药”健康之高血压篇——
高血压患者不要大量服药
本报记者 高玉元 受访专家: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王继立
“春节期间,天气寒冷,高血压患者不要突然大剂量服药,同时应谨慎大剂量服用利尿药。”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王继立提醒道。
王继立说,冬季天气寒冷,人体内的血液流动速度会随之减慢,突然降压会减慢血流速度,增加血液的黏稠度,造成大脑供血便会因此产生严重不足诱发卒中。此外,高血压患者应谨遵医嘱服用利尿药,此类药物在降低血压的同时,还有较强的利尿作用。但是人体内大量失水,血液高度浓缩,其黏滞度便会增加,从而形成典型的低血压、高黏滞度而致的缺血性卒中。
另外,在冬季,高血压患者切莫大剂量服用镇静剂,因为过强镇静的药物同样可使血压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而使脑组织血流减少、缺血、缺氧而卒中。
春节“药”健康之糖尿病篇——
糖尿病患者别合用同类药物
本报记者 曹阿南 受访专家:河南省直第一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刘志立
糖尿病患者如何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节假日呢?河南省直第一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刘志立认为患者别合用同类药物,别凭着感觉服药。
刘志立说,口服降糖药有促胰岛素分泌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等多种,每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但是同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基本相似,所以一般不主张同一类药物合用。
节假日期间,以往的生活规律被打乱,导致一些糖尿病患者会根据自觉症状来判断血糖控制的好坏。事实上,单凭症状来估计病情并不准确。服用药物时,患者要对症服用。如肥胖糖尿病患者应服促胰岛素分泌剂,儿童患者应用磺脲类口服降糖药,消瘦患者或心、肺、肝、肾功能异常者应用双胍类药物。
春节“药”健康之哮喘篇——
哮喘患者应规范用药
本报记者 曹 冰 受访专家:郑州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王慧林
郑州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王慧林说,春节期间,哮喘患者应该规范用药。临床上,不少患者在发病时就吃两天药,过几天看到病情好转了,就不用了,导致间断性用药。殊不知,这种吃吃停停的治疗习惯,会增加哮喘发作的频率和次数,长此以往会降低肺功能,让肺变得越来越柔弱不堪。
服药后要定期复诊。王慧林提醒,春节因为走亲访友,许多哮喘患者不重视医生要求定期复诊的嘱咐。殊不知,复查的目的,就是让医生了解服药过程中病情是否得到满意的控制,药物是否产生毒副作用等情况,进而对药物的种类和用量进行适当调整。此外,患者最好别凭经验自行买药,以免用药不当,贻误病情。
王慧林还提醒,春节期间,哮喘患者除了规范用药、合理用药,控制危险因素外,无论外出旅游还是走亲访友,最好随身携带急救药物,一旦出现不适马上喷药急救或送往医院。
春节“药”健康之防治流感篇——
热毒宁治疗流感安全有效
本报记者 卜俊成 通讯员 王宏伟 李 月
热毒宁注射液是江苏康缘药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家新药。该药组方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具有退高热、抗病毒、抗菌消炎、镇痛、提高机体免疫力的药理作用,主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高热、头身痛、咳嗽、痰黄等症。
据介绍,热毒宁注射液从研发阶段开始,江苏康缘药业有限公司全程引入中药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方法,以保证成品的有效性和疗效均一性,并对原料产地、生产工艺、生产环境、过程控制等所有环节进行质量监控,制定相关质量内控控制标准,以达到全面质量控制的目的。
江苏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在采用药物源性前瞻性观察研究方法,对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的单因素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研究中,完成了对江苏省内46家医院11707例不良反应监测,监测结果显示,热毒宁注射液总体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38%,未发生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柴湘平等以了解热毒宁注射液对外感风热证的治疗效果为目的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热毒宁注射液是治疗外感风热证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周卫芳等以评价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目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疗效等同于复方麝香注射液,并且安全性良好。
而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黄小民等所开展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用药3天后的疗效优于清开灵注射液,而且安全性良好。
由此可见,热毒宁注射液不仅能够有效治疗流行性感冒,而且质量安全可靠,总体药品不良反应率低。与同类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同类产品相比,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春节“药”健康之应对突发事件篇——
专家支招应对春节突发事件
本报记者 卜俊成 受访专家: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消化科主任王玉梅
河南省中医院骨伤诊疗中心主任孙永强 郑州市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吕建刚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副主任葛波涌
2月2日~3日,省内相关专家支招如何正确应对春节突发事件。
消化不良——别乱用抗菌药物
春节期间,随着人们应酬增多,活动量减少等,容易患消化不良。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消化科主任王玉梅表示,当人们出现食欲不振、饱胀、胃酸等消化不良症状时,首先需要减少食量或短期禁食,可以喝一些淡盐水。
如果是单纯性消化不良,可以服用一些帮助消化的药物,如多酶片、乳酶生片、消食片等,但是不要乱服抗菌药物。消化不良多因饮食不当或病毒所致,服用抗菌药物不仅无效,而且还会杀死胃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加重病情。如果患者出现呕吐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如果是其他疾病引起的消化不良,或者患者自身患有胃溃疡、慢性胃炎等疾病出现消化不良时,最好到医院检查,确定病因,对症治疗。
不慎摔伤——最好做个CT
“春节期间,不慎摔伤容易造成相对严重后果的人群主要是老人。”河南省中医院骨伤诊疗中心主任孙永强介绍。由于老人骨质相对疏松,在摔倒时,很容易出现骨折。如老人在摔倒时,如果手按着地,容易出现手腕骨折;如果老人是侧身摔倒,容易出现髋关节骨折;如果老人不慎蹲到地上,则容易出现脊椎压缩性骨折。
孙永强说,髋关节骨折很容易造成误诊。因为很多老年患者摔倒后,出现的是没有错位的髋关节骨折,X片上的表现很容易被忽略而造成误诊,如果等出现症状时再治疗会很麻烦。他建议,如果老人侧身摔倒,可做个CT,以防误诊。
异物卡喉——别吃馍或喝醋
亲朋聚会,如果不慎被鱼刺卡住喉咙了,郑州市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吕建刚建议,此时最好别吃馒头或喝醋,而应及时到医院,让医生帮助取出鱼刺。
而如果儿童不慎把异物塞进鼻腔或耳道,也应该及时到医院,让相关医生帮助取出。
聚会饮酒——别服这几种药
春节期间,免不了喝上几杯。不过,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副主任葛波涌提醒,人们在服用头孢类抗菌药物等期间,别喝酒。
葛波涌说,使用过头孢类药物的人群喝酒,容易出现双硫醒样反应,让患者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头痛、头晕、胸闷等症状。
此外,服用甲硝唑、奥美拉唑、磺胺类等药物期间,如果喝酒同样会引起双硫醒样反应。
爆竹炸伤——到医院前别自行处理
“每年春节,急诊科都会接到一些被爆竹炸伤的患者。”葛波涌介绍。对于一般的炸伤,情况不严重者,可在炸伤部位外用一些烧伤或消炎药物,并避免感染。如果病情严重,需立即去医院治疗。
吕建刚表示,爆竹声音不仅容易导致人们耳鸣,损害儿童的听力。燃放鞭炮时,人们应注意防范,避免听力受到损害。
(
http://www.yyw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