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网首页 地市:
豫西 郑州 豫北 许昌 周口 开封 卧龙 濮阳 豫东 鹤壁 驻马店 焦作 中医 食品 药监 心理 养生 女性 男性 育儿 两性
医学博士动手能力行不行?
临床型医学博士比科研型医学博士更受医院欢迎。
2013年1月31日2版-医药卫生网
您的位置: 医药卫生网首页> 报纸文章 > 正文
2013年1月31日2版
2013/1/30 19:38:12 来源:医药卫生网 作者:www.yywsb.com  阅读:42583
更多

个人医疗负担重 上大医院看病难 异地报销不方便
群众看病还须过“三关”
    医保是健康的守护神。刚刚过去的2012年,医保的保障重点向大病这座“大山”推进,并开始在改革的深水区——公立医院进行“自我革命”的探索。当前,在医改方面,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还有哪些?该采取哪些措施回应群众关切?记者近日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助理、卫生经济学教授吴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副所长杨金生和浙江省杭州市政协委员、杭州市卫生局长滕建荣。
个人医疗负担依然较重
    问:很多人觉得看病时自己掏的钱较多,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个人卫生支出仍占卫生总费用的35%左右,而且绝对数较高。请问如何减轻看病负担?
    答:从国际惯例来看,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一般在30%以下,才能比较好地缓解看病贵问题。而我国的个人卫生支出占比在30%以上,因此人们难以感受到看病负担的缓解。
    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基本医保制度筹资水平较低。比如新农合由农民自己出小头,国家出大头,由于人数众多,人均筹资水平较低。10年间,随着逐步扩面提标,目前小病已经能解决得比较好,但是重病、大病仍难以承受。
    减轻个人负担,要加大投入,让米袋子先鼓起来,从而提高医保支付水平;对重病、大病要提高实际报销水平,减少因病致贫现象;采用各种办法,降低医药费用;多增加救济渠道。此外,基本医保也要衔接上商业保险,满足基本医疗之外的需求。
患者“扎堆儿”大医院
    问:看病难是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体现是城市的大医院一号难求、一床难求。如何建立分级诊疗体系,解决人们看病不方便的问题?
    答:看病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还没有建立逐级转诊体系。怎么建立体系?可以建立基本费用控制指标,比如在基层社区看病报销100%,二级医院报销70%,三级医院报销40%,把小病留在基层,疑难重症去大医院、专科医院。
    患者对医疗服务有质量偏好,他们认为大医院的诊治水平较高,因此,在看病可以自由选择医疗机构和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常更倾向于选择到大医院就医,即使患的是普通病、常见病。在我国医疗服务价格不合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短缺,以及近期医疗保障补偿水平的提高等,也是影响患者选择的主要因素。这是导致大医院拥挤的主要原因。
    建立分级诊疗体系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一方面,国家需要通过医保加大对基层医院的补偿力度,引导普通病、常见病患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另一方面,加强对基层全科医生的培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报销不联网
    问:我国流动人口已超过2亿,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会有更多的人进城工作和生活。这些人在参保地外就医,带来异地报销的问题,表现为报得少、报不了或者只能寄回去报。请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答:在我国不同人群参加不同的医疗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不同的医疗保险以及同一项医保制度在不同地区,其筹资水平、补偿范围和补偿水平都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地区的医疗费用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这是产生异地报销问题的主要原因。当然,不同医保制度由不同部门管理,全国联网的信息系统尚未建立等,也是影响异地报销的重要因素。要解决这个问题,国家需要统筹发展医疗保障制度,缩小不同人群和不同地区医疗保障方面的差异。
    异地就医的现象已经比较普遍。只要在参保地外就医,就难以享受到医保待遇。按理说,在哪里看病应该是患者的自由,但是因为涉及参保地和就医地之间的医保衔接问题,异地看病报销成为问题。
    因为涉及各地区、各部门,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实现全国信息系统的一体化及共享,更需要国家的顶层设计、系统运行,并整体推进。
(据《人民日报》1月30日报道)

 

 

 

三门峡市卫生局开展冬季送温暖活动
    本报讯 (记者刘 岩  通讯员刘力宁)1月28日,三门峡市卫生局组织市直系统20多名干部,深入到该局“万名干部进农家”活动联系点——湖滨区高庙乡黄底村,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为困难群众送去大米、食用油和挂历、年画等慰问品。
    三门峡市卫生局已为该村争取资金60余万元,用于修复道路、修建文化大院、建造村卫生所、接通自来水管道和公厕改造等项目。

 

 

获嘉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
    本报讯 (记者常俊伟  通讯员王春勃)记者1月30日从获嘉县卫生局获悉,该局切实加强双节期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该局严格管理公务用车,双节期间将局机关及二级机构非公务用车进行统一封存;实行“一岗双责”,一旦出现问题将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平顶山  医患联谊迎新春
    本报讯 (记者王 平  通讯员赵 毅)京剧表演、太级拳表演、医患互动游戏、知识问答……1月22日,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糖尿病科举行了医患迎新春联谊会。近年来,该科通过健康教育、电话随访和病友联谊会等方式,积极打造和谐医患关系。

 

 

 


方城县免费婚检成效显著
    本报讯 (记者乔当归  通讯员张军起 王晨晨)记者1月29日从方城县有关部门获悉,2012年该县婚检率达84.10%。县卫生局为县妇幼保健院特批办公用房1301平方米,成立婚检中心;县民政局把婚姻登记处搬迁至婚检中心附近,为新人提供方便。

 

 

确山推行党委成员工作联系点制度
    本报讯 (记者丁宏伟  通讯员胡志斌 方根成)记者1月29日从确山县卫生局获悉,该局党委以开展“纪律作风整顿、优化发展环境”活动为契机,建立党委成员工作联系点制度,要求每名党委成员根据岗位职责分工,联系1~6所医疗卫生机构为自己的责任区,指导帮助基层单位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洛阳市中心医院请嘉宾“挑刺”
    本报讯 (记者刘永胜  实习记者陈新苗  通讯员路书斋)记者1月29日从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洛阳市中心医院)获悉,该院近日召开行风监督员、媒体代表座谈会,为该院“挑刺”。该院领导表示,将及时向大家反馈整改情况,继续把各项工作做好、做实,最大限度地方便就诊患者、全力打造百姓心中最满意的医院。

 

 


潢川县二院举行护理知识竞赛
    本报讯 (记者王明杰  通讯员胡 林 付法林 黄遵永)增强护理人员主动找差距意识,着力提高整体护理水平。近日,潢川县第二人民医院围绕这一目标,举行了“护理理论知识竞赛”,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春节前夕,南阳市中心医院妇幼保健院医务人员驱车来到内乡县灌涨镇,看望在该院出生的五胞胎,给他们送去了奶粉、衣物等礼品,并带去了3700元“压岁钱”。杜辉宇/摄

 

 

 


女子寒夜病倒街头,快救!        
本报实习记者 张洁玉
    1月28日18时14分,寒气逼人。在郑州市经三路与纬五路交叉口,一名50岁左右的女子突然倒在冰冷的地面上,口吐白沫,头发凌乱,神情痛苦。行人纷纷驻足查看,热心人赶紧拨打了120。
    很快,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医务人员赶到现场。他们简单检查后,把患者放在担架上,一路狂奔送到该院。
    待担架安放稳妥,医护人员围在这名女子身边,慢按胸脯,轻拍后背,柔声询问她哪里不舒服。这名女子言辞含混,一会儿说“头晕”,一会儿喊“没事”,一会儿叫“好冷”。医务人员初步怀疑是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的突发眩晕,急忙对其进行心电图检查,但干扰太大。
    此时,这名女子开始出现间歇性呕吐。医护人员一边为她端水漱口,一边打扫她吐下的秽物,毫无嫌弃之意。另一些医护人员翻找她的手机,以期尽快通知其家属。为了防止她脱水严重,护士迅速为她建立静脉通路,并抽血检验,帮助确诊病情。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医护人员怀疑这名女子脑干出现了病变。CT检查结果显示,患者为脑干出血,随时有生命危险。18时50分,这名女子的家属匆匆赶来,原来患者姓张。
    1月30日,记者从河南省人民医院获悉,张姓女子已被转入神经内科ICU(重症监护室),目前尚未脱离生命危险。

 

 

 


关爱的处方
    本报讯 (记者王正勋  通讯员任怀江 韩鑫颖)“省了CT费、住院费,既不影响孩子功课,又能照顾年迈老人,真的很感谢温县人民医院医生啊!”近日,一对母子为了一个处方,专程赶到温县人民医院致谢。
    一张处方,让患者感激涕零。1月16日,温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牛金霞接待了这样一位患者。温县赵堡镇南平皋村一名高中生高烧39摄氏度,母亲带着他前往县城某医院就诊。可是那里的医生不问不闻不听不切,即开处方让患者做CT,开住院证让患者住院。
    母子俩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温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牛金霞主任含笑接待他们,通过听、望、闻等检查,确诊患者是扁桃体发炎,无需住院,遂开出处方。患者回去输液3天顺利康复。

 

 

 

优质服务
    近年来,滑县人民医院深入开展了“一切为了患者,提高服务质量”活动,全院上下树立了“以患者为中心、视患者如亲人”的人性化服务理念,他们的爱心、细心、责任心赢得了患者的爱戴和信任。图为1月26日,该院骨科护士李辉正在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朱如海 冯 艳 张治平/摄

 

 

 


澳大利亚著名肿瘤专家李勇
成为省肿瘤医院特聘教授
    本报讯 (记者李亚威  通讯员王文龙 王晓凡)记者1月29日从河南省肿瘤医院获悉,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医学系终身教授李勇博士近日应邀到河南省肿瘤医院访问,并受聘为该院特聘教授。
    李勇曾在河南医科大学(现郑州大学医学院)就读,现任悉尼前列腺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圣乔治医院肿瘤中心实验室主任、澳大利亚国家医学研究基金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并于2011年荣获澳大利亚医学研究最高成就奖。
    李勇致力于干细胞在前列腺、乳腺和妇科恶性肿瘤放化疗耐受、肿瘤复发及转移机制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应用蛋白组学技术在肿瘤的早期诊断、肿瘤发生发展的监测及肿瘤的标记物方面有深入研究。
    李勇说,能有机会为家乡的肿瘤防治事业贡献力量,自己倍感荣幸。

 

 

 

    (上接第一版)
    临近岁末,工作更忙,开会、查房、和患者谈心,对产妇及家属反复叮嘱注意事项,徐宏芳很少休息。
    作为妇产科主任,徐宏芳总是对产妇亲自查诊,对医护人员反复叮咛。据统计,徐宏芳每年要做近千台手术,最多的一天连续做了7台手术。从医26年,他做的手术成千上万,却没有出现过一起医疗事故,没有出现过一起医疗纠纷。
    “一手托着两条命,妇产科里无小事”
    “我们一手托着两条命,妇产科里无小事。”徐宏芳常常这样告诫同事。
    妇产科常常要面对的是难以预料的病情变化和紧急入院的高危妊娠产妇。徐宏芳对患者详细检查,合理制定医疗方案,尽量减少患者的医疗开支。在他的精心治疗下,无数高危产妇化险为夷。
    去年12月的一天深夜,120急救车拉来了一名患者,产妇,胎盘早剥,血性羊水,情况万分危急。刚刚做完3台手术的徐宏芳顾不上休息,立即投入到一场新的战斗中。手术整整进行了6小时,当徐宏芳走出手术室时,天已大亮,可是谁能知道,他只是前一天上午匆匆吃了一碗方便面,却连续工作了近18小时。
    这样的工作状态,对徐宏芳来讲,是常态。其实,从做医生的第一天起,徐宏芳就把为患者服好务当成自己的本分。“十几年来,他就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提起徐宏芳,妻子崔秀敏动情地说,“不管白天黑夜,只要有患者,他都准会及时赶到医院,有时候夜里太困了,衣服都能穿错。”
    为了抢救一个新生儿,徐宏芳曾口对口地给婴儿吸痰;为了抢救一名患结肠炎的孤寡老人,他曾用手去给老人掏大便;遇到家庭困难的产妇,他自己拿钱为产妇买鸡蛋;为了抢救危重患者,他曾经一连五天住在医院没有回家。患者和家属感激地说:“他比我们家属想得还周到,徐医生真是好人呀!”
    “让每个医生都拥有精湛的医术”
    徐宏芳常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大家的能力都提高了才是真好,让每个医生都拥有精湛的医术和良好医德也是我的职责。”
    为了提高科室人员的医疗水平,徐宏芳把自己买来的医学书籍贡献出来,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并自己总结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
    在徐宏芳手把手地指导下,王文秀、吴新焕、宋桂芬、姚娜、刘运红、刘纯……遂平县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先后培养出了一大批能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成为一个让患者赞叹、同事羡慕、同行佩服的先进集体,成为全县纠纷最少、无安全责任、无技术事故的科室之一,许多产妇慕名而来。该科先后被命名为市、县“青年文明号”,徐宏芳也连年被评为该院先进工作者,2010年光荣地当选为全县“十佳医生”。日前,遂平县卫生局作出决定,号召全县医疗卫生人员向徐宏芳学习活动,塑造医务人员“爱岗敬业、奉献为民”的良好形象。
    送别徐宏芳时,县领导来了,同事们来了,其他医院的同行们来了,他救治过的患者从四面八方赶来了……大家都在心中默默地祝愿:“徐宏芳大夫,一路走好。

 

 

 

杏林花开满城香
本报记者 王 平 李志刚 张治平  实习记者 文晓欢
    目前,内黄县已建成县、乡、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扎实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医专科建设等重点工作,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较好地满足了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


    安阳市内黄县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蔬菜种植重点基地”,该县温室大棚农业面积、品种和输出量位居中部五省第一,被当地群众称为“白色工程”。但是,温室大棚潮湿、闷热的环境,让群众极易患风湿、关节疼痛。因此,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在内黄县更显得意义非凡。
    近日,在安阳市内黄县东庄镇渡店村温室大棚里,刘老汉正弯腰拧竹架上松动的铁丝:“大棚最低处只有1.1米高,老伴儿和我经常腰疼,今天她去村卫生室针灸了,以前我得陪她往县里跑,麻烦得很,现在不用出村就能享受中医药服务,太方便了。”
    早在2009年,内黄县就启动“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工作。内黄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中医药工作列入了全县工作目标和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
    内黄县卫生局副局长王整民告诉记者,内黄县以县中医院为龙头,以乡镇卫生院为枢纽,以村卫生室为基础,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投资9000余万元、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的县中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征地任务已完成;17所乡镇卫生院均设立中医科,配备中成药、中药饮片及中医医疗设备等;531所村卫生室全部开展中医药服务项目,每所村卫生室都有一名以中医为主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在内黄县东庄镇东野庄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左利堂高兴地说:“县卫生局的业务培训,让我的中医药理论水平明显提高了不少,中医治疗操作也更规范了,群众认可我,我心里自然高兴。”
    随后,记者又来到内黄县东庄镇卫生院。2012年3月,该院投资10万余元建立中医治疗区,拥有8张床位、3间病房,共5名医务人员(其中一位是副主任医师)。相对于来往不息的患者,这个中医治疗区稍显拥挤。张瑞巍医生说:“一般上午要有四五十个人过来,有针灸的,有推拿的。以腰肌劳损为例,针灸一次11元,一般需要3次,总共也就是33元左右。治疗效果好,价格上群众也能接受。”

    “群众的需要,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内黄县以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为契机,着眼于保障民生,以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积极发挥中医药在城乡医疗保健服务中的作用。”
——内黄县卫生局局长赵明林

    日前,内黄县卫生局工作人员在东庄镇东野庄村卫生室检查工作。王 平/摄

(http://www.yywsb.com)

    【编辑:一伊】
热点周排行

曝光台

最新文章
综合健康资讯

关于我们 】- 【 联系方式 】- 【在线投稿 】- 【 广告服务 】- 【 法律声明 】- 【 】- 【 网站地图 】- 【 留言反馈 】-【 生成首页
河南省卫生计生委/主管 医药卫生报社/主办 总部/中国·河南郑州市纬五路47号  
业务合作:13674999007 0371-63712922 0371-86101797(工作时间) 技术QQ/微信:  35702594
读者QQ群:149218703 站长信箱:yywsb@163.com 最佳分辨率1024×768
 
豫ICP备11010909号-4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医药卫生报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注明来源自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