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老马,穿得好帅气,换上正装了!知道这是2019年的最后一站,隆重出席呀!”大家口中调侃的“老马”就是出镜率比较高、来自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研究所的副主任医师马彦民。作为身经百战的艾防专家,他以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可以说征服了大学校园里无数的“帅哥靓妹”。
12月13日上午8时多,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的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音乐厅的大门,早早就打开了,几位防艾专家与医药卫生报的小伙伴、学院志愿者开始了忙碌:对接访谈词、现场制作红丝带、准备好要发的宣传品及奖品、调试液晶屏和话筒、布线、安排座椅,大家有条不紊,按部就班,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等待2019年最后一站第十五站“防艾专家进校园”活动的开场。
与“老马”一同前来的,还有学生们口中的“知心大姐”——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刘征,这是她第七次参加该项活动了。
从春到冬,谈起过往,这位“知心大姐”记忆犹新:“每参加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感触。从南阳师范的开头一炮、河南大学留学生的积极参与,到最后升达学院,场内场外参与互动的人越来越多。就拿我们的主持人张琦来说,一个漂亮的姑娘,从最初的艾滋‘小白’,已经蜕变成如今的防艾‘大咖’。”
另一位参与当天访谈的专家是被同学们誉为“爱心爆棚”的郑州市郑东新区管委会社会事业局疾控科科长杨松芹。参与8次活动的她也有话对记者说:“记得第一次参加校园防艾访谈活动时,紧张、激动、担忧复杂的情绪让我很不安,但是学生们求知的眼神以及争先恐后抢答问题的状态,更有几位同学主动找到我说‘老师,你讲得真是太好了’,还主动加了我的微信咨询相关问题,让我信心倍增,激励我接下来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2019年,为了进一步普及防艾知识,提高青年学生的防艾意识,有效预防和减少艾滋病的传播,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开展了“防艾专家进校园”活动,在医药卫生报社、省市专家、相关地市和高校的支持下,从3月29日~12月13日,已经走过了南阳理工学院、河南大学、周口师范学院、许昌学院、安阳师范学院、信阳师范学院、商丘工学院、南阳师范学院、郑州商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城建学院、平顶山学院、河南财政金融学院、鹤壁职业技术学院、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通过专家座谈、有奖问答、直播抢答环节,线上线下参与人员近百万人次,有效提高了青年学生的防艾意识和防艾能力。
一年了,效果咋样?
“我们建立起郑州市高校艾滋病联防联控局面,组建了郑州市高校青年学生艾滋病讲师团,形成了志愿者参与到高校艾滋病的防控格局,在高校掀起了‘我的青春我做主、志愿防艾我先行’等一系列的艾防活动。”刘征说。
参与活动较多、被同学们誉为豪放型接地气专家的开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专家孙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随着活动的开展,河南各地艾防部门、各个高校纷纷采取不同形式开展防艾宣传活动。记得去鹤壁那站,我开场提问的几个艾滋病防治问题,欣喜地发现,同学们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提高了、知晓的渠道多了。一些比较难懂的问题,学生也能对答如流。这当然与日常的教育和活动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谈起接下来对校园防艾工作的建议,“老马 ”率先表态:“通过参与活动,我也有了新的想法,结合艾滋病防治干预工作中的同伴教育方式,我想下一步是大力鼓励学生社团自己开展宣传活动的时候了。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能会给我们艾防工作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想法,也会产生不同的宣传效果。”
郑东新区高校集中,有20多所大中专院校,师生近40万人。对于接下来的防艾工作杨松芹也有初步打算:“下一步,我们将把防艾宣传教育范围进一步延伸,在做好高校防艾宣传教育的同时,加强对中小学的学生、老师、学生家长的性教育、艾防知识的普及教育。”
“走好‘三个教育’即安全教育、性教育、人格教育:这三个教育对新时代大学生来说贯穿人生始终。大学生们在进行男男交友、男女交友时,不能只考虑一时的‘快乐’,还应考虑可能带来的危害。”新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与艾滋病防治科科长于贺军说出了他的建议。
刘征认为,性教育是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是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结合越早开展越好;更好地激发学生社团和志愿者的积极性,为他们搭建发挥防艾能量的机会和平台;整合校园防艾资源,如疾控、医疗、教育、高校师生、社团等,增进各方信息沟通和资源分享,形成合力。
……
“我志愿成为抗击艾滋病的一员,全面了解艾滋病相关信息,保护自己,与朋友、家人分享方法与经验,积极向社会大众宣传防艾知识……” 中午12时许,在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大学生志愿者的领誓下,近500名师生举起右手庄严宣誓……
至此,一个多小时的活动即将结束,也为2019年“防艾专家进校园”活动画上最后的一笔。
记者作为十五站活动的见证者,虽然场场参与,但还是乐此不疲。虽然2019年的活动结束了,希望还有更多的创新防艾活动不断涌现,走进社区、学校、工厂、企业……,影响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去影响全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