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结构医学的脾脏与功能医学的脾系统  


□刘玉峰

在传统的功能医学中,有结构医学的脾脏吗?元代医学家李杲(李东垣)继承其老师张元素的思想,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创立脾胃学说,撰写了“脾胃论”,影响广泛,流行至今,对功能医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特别是在儿科,家长带孩子看病时,常听到医生说“孩子脾虚了”。
因此,有必要了解结构医学的脾脏与功能医学的脾系统之间的异同。
结构医学的脾脏
解剖位置 位于左季肋区胃底与膈之间,与第9肋~第11肋相对,长轴与第10肋一致,呈扁椭圆形,暗红色、质软而脆,在正常情况下,左肋弓下缘不能触及脾脏。
功能 脾属于网状皮系统,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脾脏有密集的淋巴组织,围绕中央动脉而分布的动脉周围淋巴鞘、淋巴小结和边缘区等。脾动脉入脾后,形成中央动脉。中央动脉周围有厚层弥散性淋巴组织,称为动脉周围淋巴鞘(PALS),主要有密集的T细胞构成,含有少量巨噬细胞等,为T细胞区。在PALS旁侧有淋巴小结,为B细胞区,内含大量B细胞及少量巨噬细胞和滤泡树突状细胞。
具体功能
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 成熟的T细胞和B细胞定居在脾脏,其中B细胞约占脾淋巴细胞总数的60%,T细胞约占40%。
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作为外周免疫器官,脾是对血源性抗原产生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
合成生物活性物质 脾可合成并分泌一些重要活性物质。体内约90%的循环血液流经脾,脾可以使血液得到净化,能吞噬衰老的细胞,清除血液中的废物、细菌及老化红细胞等“垃圾”,保持血液的清洁。在血液中,如果出现病菌、抗原、异物,甚至有些破损无效的红细胞,都会被脾脏过滤掉,脾脏会产生一些淋巴细胞、巨噬细胞,随时在过滤的血液中祛除这些杂质。
造血和调节血量 胚胎期,脾脏参与造血,出生后停止;但是,当机体有需求时,脾脏可以恢复造血功能。此外,通常情况下脾脏可以储存一些血液,当机体急需时,送入血管。结构医学的脾脏主要是人体的血液净化器或滤过器。
功能医学的脾系统
脾位于中焦,在膈之下、胃的左方。《黄帝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与胃以膜相连。”《医学入门·脏腑》曰:“(脾)扁似马蹄。”《赵氏医贯》曰:“(脾)其色如马肝紫赤,其形如刀镰。”《医纲总枢》曰:“(脾)形如犬舌,状如鸡冠,生于胃下,横贴胃底,与第一腰骨相齐,头大向右至小肠,尾尖向左连脾肉边,中有一管斜入肠,名曰珑管。”《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曰:“脾位于人体中焦,在横膈之下左侧腹腔内。关于脾的形态,古代医家多有描述。”而《难经·四十二难》曰:“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黄帝内经》中没有关于脾的形态描述,但是有其解剖位置的记载,如《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说:“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旁。”胰腺位于胸腹正中央,与《黄帝内经》脾居中央的记述完全一致。根据“脾重二斤三两……”折算为现在的计量单位约为801克;而现代正常人脾重量150克~200克,而胰腺重量是75克~125克,这一点说明,现代解剖比较精细,或者古人把脾、胰及周围组织连在一起了,统称为脾。而功能医学没有关于胰腺的描述和记载,五脏也没有胰腺。综上所述,功能医学的脾可能指现代解剖学中的胰腺和脾脏。
脾主运化 主要指消化、吸收、运输营养物质的过程。
《黄帝内经》:“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可见脾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主管运输与消化。水谷入胃。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之后,下送于脾,由脾再进一步消化与吸收。其后再由脾气帮助使精气上归于肺,由肺到全身各部以滋养脏腑、器官。
此外,运化水湿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和传输,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作用,即脾配合肺、肾、三焦、膀胱等脏腑,调节、维持人体水液代谢平衡的作用。脾主运化水湿是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关键环节。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脾在运输水谷精微的同时,还把人体所需的水液(津液),通过心肺而运送到全身各组织中去,以起到滋养濡润作用。
脾生血、统血 生血即是造血,统血是指控制血液的流行。
张景岳说:“血……源源而来,生化于脾。”(《景岳全书·血证》)。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运化的水谷精微是生成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沈注金匮要略·卷十六》曰:“人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脾气能够统摄周身血液,使之正常运行而不致溢于血脉之外。但是,脾之统血与脾阳也有密切的关系。
脾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人体肌肉之所以能强壮丰满,四肢活动有力,主要是依靠饮食所化的精气。这种气经脾传输以达四肢百骸。故脾气健运则机体肌肉丰满,四肢活动有力。脾供应四肢、肌肉正常活动的营养。
《黄帝内经·素问》说:“开窍于口,藏精于脾。”因为口纳五谷,先入于胃,胃为脾之腑,故口为脾之外窍。《黄帝内经·灵枢》还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由此说明脾的精气通于口,脾气正常则口能辨味。
功能医学的脾应称为脾系统,包括了结构医学的整个消化系统、脾脏及其他系统的一些功能。通过上述比较,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和采用功能医学的知识,治疗结构医学的相关疾病,如消化道疾病、胰腺疾病、血液疾病等。
(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