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丁 玲 常 娟)近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通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考”“省考”结果。“国考”中,全省12家三级公立医院获A档。“省考”结果提示,全省二级医院、三级医院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2022年,全省共有84所医院参加“国考”,其中综合医院62所、其他类型医院22所,A档医院12家,B档医院51家,C档医院21家。A档医院中,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获得A+;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洛阳市中心医院、新乡市中心医院、南阳市中心医院、周口市中心医院、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黄河三门峡医院、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河南省胸科医院获得A。“国考”中,名次提升超过100名的医院有8所,分别是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洛阳市偃师人民医院、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焦作市人民医院、漯河市第一人民医院、息县人民医院、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参照“国考”赋分模式,2023年,河南对公立医院进行“省考”。全省共163家三级医院参加“省考”,排名前三的地市分别是许昌、南阳、驻马店。全省共174家二级医院参加“省考”,排名前三的地市是漯河、商丘、驻马店。
分析考核指标数据,“省考”结果提示,全省二级医院、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医疗质量、诊疗支撑能力都有了持续提高。全省三级医院四级手术占比同比增长0.90个百分点,二级医院三级手术占比同比增长4.67个百分点。二级医院、三级医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出现下降趋势。就合理用药而言,全省二级医院、三级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持续优于国家要求,基本药物使用情况也维持在平稳水平。从医院收入结构看,全省二级医院、三级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同比分别提高1.44个百分点、0.59个百分点,药品收入占比同比分别降低0.73个百分点、2.26个百分点。全省二级医院、三级医院的费用控制水平也逐步合理,住院次均费用、药品费用均呈下降趋势。
就下一步工作,省卫生健康委要求,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绩效考核“一把手”责任制,建立绩效考核MDT(多学科诊疗)团队,系统规划、系统推进、系统压实责任;要客观、深入分析考核结果,以结果指导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工作,发挥“国考”“省考”作用,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