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防治胃癌 调理脾胃是关键  

□李孟香

   胃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中医认为,胃癌的发生与脾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因此,在防治胃癌的过程中,调理脾胃显得很关键。本文主要介绍胃癌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胃癌的病因
    胃癌的发病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作用的过程,包括环境、生活方式、遗传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在现代医学中,亚硝基化合物、幽门螺杆菌、遗传因素,以及一些胃病是胃癌的风险因素。
    在中医理论中,虽然没有特定的胃癌病名,但是中医利用整体观念来解释胃癌的发生机制,认为胃癌是身体整体功能失调的局部表现,与长期不良饮食习惯、情志失调及邪毒侵袭等有关。这些因素可导致身体的阴阳失衡,脏腑功能紊乱,出现食滞、血瘀、邪毒内蕴等病理变化,最终导致胃癌。
脾胃的重要性
    在中医理论中,脾胃被视为重要的功能系统,其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脾主运化,掌握水谷精微的输布;胃主受纳、消化食物,两者相互协调,将食物转化为气血精微,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和养分。
    脾胃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身体健康:脾胃虚弱会导致正气亏虚,容易引发各种疾病;脾胃功能强健,能够促使气血运行畅通,提高免疫力,从而增强抵抗疾病的功能。同时,脾胃功能正常有助于提高药物的吸收率和代谢率,增强治疗效果。
    因此,中医强调,调理脾胃功能的重要性,包括饮食调理、情志调摄、中药治疗等,以改善脾胃功能,促进身体阴阳平衡。
中医调理脾胃的方法
    中药调理的方法如下:
    平和调养 在治疗胃癌时,中医强调平和调养的原则,即在遣方用药方面,尽量选择具有温和功效的药物,以免损伤脾胃功能;选择具有滋补作用的药物,比如人参、黄芪、党参等,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改善脾胃运化功能。
    健脾益气 中医认为,脾胃是运化营养的重要器官,调理脾胃功能对肿瘤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中医选择一些具有健脾、益气功效的方剂,比如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选用具有益气、健脾功效的药物,比如党参、白术、黄芪等。这些药物能够增强体质,改善脾胃消化功能,提高食欲。
    益胃生津 胃癌患者在放疗、化疗期间,往往会出现口渴、食欲不振等症状,应调理脾胃功能,增加津液的生成,滋养胃阴。依据患者的病情,中医时常选用具有益胃、生津的方剂(比如沙参麦冬汤、益胃汤等),选用具有滋阴、养胃功效的药物(比如沙参、麦门冬等)。
    饮食调理的方法如下:
    饮食宜清淡 中医强调,胃癌患者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的食物,否则会增加脾胃的负担。
    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建议胃癌患者多摄入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及全谷类等食物,有助于脾胃的消化和吸收。
    规律进餐 保持饮食规律,按时进餐,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饥饿,有利于维持脾胃的正常功能。
    戒烟戒酒 烟酒对脾胃有一定的损伤作用,胃癌患者应戒烟戒酒。
    生活习惯调整的方法如下:
    保持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作息,可以给予脾胃充足的休息时间。
    细嚼慢咽 胃癌患者进食时,要有充足的咀嚼时间,遵循细嚼慢咽的原则,有助于脾胃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
    适度运动 胃癌患者坚持适度运动,可以促进脾胃功能正常运行,增强消化功能。
    调节情绪 情绪波动对脾胃功能有直接影响。长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会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因此,中医强调,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压力过大,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有利于预防疾病。
    针灸和推拿的方法如下:
    针灸 该疗法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在调理脾胃功能方面具有一定效果。在特定穴位进行针灸,可以调节脾胃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例如中医常针灸足三里穴、中脘穴等穴位,可以调理脾胃功能,提高食欲。
    推拿 按摩、揉捏和推动脾胃区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气机运行,增强脾胃功能。常用的推拿手法包括揉腹、按压脾胃经络、推拿背部等,均可改善脾胃功能。
    总之,中医通过中药调理、饮食调理、生活习惯调整、情绪调节及针灸等方法,能够增强脾胃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未来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能够进一步探索中医在胃癌防治中的作用机制和疗效,将中医智慧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诊疗服务。
 (作者供职于河池市宜州区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