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依雨
湿疹是一种皮肤病,又称特应性皮炎。它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皮肤炎症,通常表现为皮肤红肿、瘙痒、干燥、起皮、结痂、渗液等症状。湿疹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大多数在婴幼儿时期或儿童时期发病。目前,湿疹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与遗传、环境、免疫系统等因素有关。湿疹的治疗方法包括局部药物治疗、口服药物治疗、饮食调理、皮肤状态调理等。
对于湿疹患儿来说,湿疹引起的瘙痒感,不仅会增加患儿哭闹的频率,还会影响患儿的睡眠和饮食。患儿会用手直接抓挠患处,严重时会引起大面积的皮肤损伤,甚至导致皮肤感染。
在用于湿疹的局部治疗药物中,最常见的就是外用糖皮质激素。该类药物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皮肤红肿、热痛的症状;缓解皮肤瘙痒的不适感;减少皮肤过度的免疫反应;促进皮肤细胞的分化和再生,加速皮肤恢复健康。因此,外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皮肤病的一座“里程碑”。然而,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导致的副作用使不少患者“谈激素色变”;另外,很多婴幼儿护肤品违规添加激素类成分,滥用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治疗小儿湿疹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安全用药十分重要。
常用的糖皮质激素根据作用强度和作用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4类:
短效糖皮质激素 此类药物作用时间短,适用于轻度炎症和瘙痒,如氢化可的松等。
中效糖皮质激素 此类药物作用时间较长,适用于中度炎症和瘙痒,如泼尼松、氟氢可的松等。
长效糖皮质激素 此类药物作用时间长,适用于重度炎症和瘙痒,如倍他米松、地塞米松等。
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 此类药物作用时间最长,如醋酸曲安奈德、醋酸甲泼尼龙、帕拉米松等。
儿童的皮肤比成年人的皮肤娇嫩。因此,儿童使用糖皮质激素时需要特别注意。那么,哪些药物是适合儿童且安全、有效的呢?答案是首选短效或中效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泼尼松、氟氢可的松等。
给婴幼儿或者儿童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清洁皮肤 使用药膏前需要清洁皮肤,以便药物更好地被吸收。家长可以用温水和无香料、无刺激性的沐浴液清洗患儿的皮肤,然后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
涂抹药膏 将适量药膏挤在手心,然后用手指或棉签轻轻涂抹在患处,避免过度摩擦或揉搓。
涂抹范围 涂抹药膏时,应将药膏涂抹在患处周围一定范围内,以免炎症扩散。
使用频率 糖皮质激素应按照医嘱使用,不要自行增加剂量或延长使用时间。一般情况下,每天使用1次~2次,连续使用时间不超过2周。
避免接触眼睛和口腔 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应避免接触患儿的眼睛和口腔,以免引起不适。
遵照医嘱用药 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皮肤变薄、色素沉着等。因此,给患儿用药时应遵照医嘱,如果出现副作用,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除了外用药膏,小儿湿疹更需要家长日常进行细致的护理。以下是小儿湿疹的护理方法:
保持皮肤清洁 每天用温水和无香料、无刺激性的沐浴液清洗患儿的皮肤,然后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由于肥皂的碱性较强,会直接刺激湿疹,导致湿疹症状加重。因此,不要用肥皂清洗患儿的皮肤。
保持皮肤湿润 使用保湿剂或润肤霜,保持患儿皮肤湿润,减少瘙痒和皮肤干燥的情况。
避免刺激 避免给患儿使用刺激性的化妆品、香水、洗发水等,以免刺激皮肤。
穿着透气的衣服 给患儿穿宽松透气的棉质衣服,避免穿着紧身的衣物。
避免过度洗澡 避免过度洗澡或让患儿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以免皮肤干燥。
避免过度摩擦 避免过度摩擦或揉搓患儿的皮肤,以免加重湿疹症状。
调节饮食 诱发小儿湿疹的主要原因是饮食不当。因此,家长要科学调整患儿的饮食,不要让患儿摄入容易诱发过敏的食物。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容易诱发过敏的食物有海鲜、坚果等。
保持室内通风 患儿平时待在室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
定期复诊 定期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供职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