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河南省人民医院新术式破解“绝症”难题  

河南省人民医院新术式破解“绝症”难题

      本报讯 (记者冯金灿)近日,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创新开展经肠系膜上静脉肝外门体分流术(简称TEPS),成功救治多名门静脉主干完全堵塞患者,为治疗这种“非癌症性的绝症”提供了新思路。
    乔先生今年61岁,患乙肝多年,两年前因肝硬化数次呕血,多次住院治疗。一年前,乔先生又被查出肝恶性肿瘤。为了保命,乔先生9次住院治疗,实施食管-胃底静脉血管套扎术、脾动脉栓塞术、灌注化疗等。
    前不久,乔先生又出现消化道大出血。“他大口呕血,一会儿就呕了4次,出血量足有1000毫升!”他的儿子心有余悸地说。
    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李卫校接诊了乔先生。李卫校看着乔先生厚厚的病历陷入了思考:疾病仍然在不断进展,患者已经出现门静脉海绵样变,门静脉主干完全堵塞。这意味着常规治疗门静脉高压的介入手术无法通过阻塞的门静脉而搭起血流的快速通道。
    “能否避过阻塞的门静脉主干,直接在肠系膜上静脉和下静脉之间建立快速通道呢?”对着患者的CT片子冥思苦想时,一个新思路在李卫校的头脑中闪现。
    这个大胆想法,得到了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翟水亭及全体医师的大力支持。
    一次次的团队探讨就此展开:从解剖层面的可行性到手术的适应人群,再到手术入路的具体操作和可能出现的术中风险……讨论越来越深入、具体,手术方案也越来越完善、清晰。
    经过充分的术前沟通,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团队为乔先生实施了手术:腹正中小切口暴露肠系膜上静脉,从一支细小的肠系膜上静脉分支血管开始送入导管、血管造影……一路向上,“架桥修路”,穿刺、球囊扩张、植入支架……新的通道建成,肠道的静脉血引流顺利,压力下来了,手术成功。
    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团队将这一术式命名为经肠系膜上静脉肝外门体分流术。此后数月,该院血管外科团队陆续为12名患者实施了TEPS手术,均获成功。
    经过科技查新,该术式在国内外未见报道,为全球首创。今年9月,TEPS术式论文通过优先发表通道在中华医学会期刊上正式发表。
    据李卫校介绍,除了适合门静脉海绵样变患者,该手术还适用于急性广泛性门静脉血栓患者。相比传统的常规术式,TEPS手术具有创伤更小、安全性更高、精准性更强、适应证更广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