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要做好心理应对
本报记者 冯金灿
2月23日,在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第十五场新闻发布会上,省医保局副局长王峻峰,省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副组长、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张晓菊和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院长王长虹等就疫情防控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医务人员及家属如何做好心理应对
王长虹说,目前,我省新增新冠肺炎确诊人数逐渐减少,面对疫情,一部分群众出现了麻痹心理、松懈和侥幸心理。另一部分人一直宅在家里,各种负性情绪的累积到了临界点,担心疫情反弹而更加焦虑、紧张、恐惧、易发脾气等。针对这些问题,王长虹建议,要个人防护到位,形成防控管理闭环,具体包括工作场所、住宿环境、人际距离、餐饮时间等环节;认知调整到位,在疫情相对紧张地区的群众,要觉察自己畏难和失望的消极情绪,及时处理;疫情相对缓解地区,在做好防控和个人防护的同时,做到防疫和复工复产并重;守望相助到位,特别是医务人员、公务人员、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工人、保洁员等从过年开始就很少休息,一定要守望相助、互相鼓励、彼此欣赏,从而减少消耗;觉察自我到位,当恐惧、紧张或焦虑情绪难以承受并感到痛苦时,可以通过各地心理热线寻求心理从业人员援助或通过河南省心理援助云平台寻求帮助。
医务人员日夜奋战,冲在一线,高强度的工作及被感染的风险,让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医务人员和家属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和应对:一是轻装上阵,做好后援,比如将家庭事务安排好,做好长期准备,和后方领导、老师和朋友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寻求持续的帮助及心理安慰。作为一线医务人员的家属,注意处理好家庭成员的关系,定期微信问候、视频交流和互动,这也是保持前方医务人员身心健康的基础。二是团队协作,共同战“疫”。医务人员要善用团队力量,一旦遇到挫折,应该利用团队的力量来冷静分析、恰当应对。三是合理排班,提前安排工作计划。一线人员应安排适当休息,保证充分的睡眠及饮食,让医务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有充分的心理预期。四是风雨同舟、众志成城。要减少过度渲染医务人员的“英雄情结”,以免给医务人员过重的心理负荷和矛盾心理。五是因地制宜,自我调节。合理饮食,适当锻炼,比如方舱医院医护合跳广场舞等。六是接纳自己,寻求帮助。如果出现明显的心理问题,比如焦虑、失眠、抑郁,应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医务人员也是人,也会有焦虑、恐惧、害怕、绝望等情绪,不要因此自我贬低。当感到无法承受压力时,请及时向领导诉说,寻求帮助。
精准救治重症、危重症患者
在医务人员防护工作方面,张晓菊说,河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要求医疗机构加大相关制度标准指南的落实力度,严格执行感染防控的各项要求,继续加大防护用品的合理使用力度,加强医务人员的健康监测和报告制度,做好医务人员的医疗救治,落实医务人员待遇。同时,河南省严格规范发热门诊管理,独立设置发热门诊,做到“两通道三分区”;增设留观室,确保疑似病例留观期间一人一室;出版100个感染防控流程,盯紧诊疗各环节,严格管控全流程,最大限度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严防医务人员感染。
在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方面,河南省卫生健康委贯彻落实“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要求,努力实现“两升两降”目标。截至2月22日24时,我省现有重症患者17例,危重患者21例。河南开展精准救治,实施省级专家组包市指导,确保优质资源下沉到基层,一人一策,中医西医协同,努力提高救治水平。截至2月21日24时,我省累计确诊患者1270人,治愈802人,治愈率63.15%,高于全国27.26%和湖北以外省份56.04%的平均水平。河南省儿童医院治愈6个月大的患儿,是全省年龄最小的治愈患儿;省、市协力成功治愈南阳市98岁患者朱某某,是全省年龄最大的新冠肺炎患者。河南聚焦危重症病例,有效降低死亡率,在全国率先实现所有定点医院联通在线会诊系统,累计会诊82名危重症患者,其中43名患者摆脱危重症,好转率52%;累计指导救治重症、危重症患者460人,帮助23名危重症患者转为轻症。目前,重症、危重症患者已全部被转诊到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省级定点医院,共转诊67人。
确保医院和患者不因费用问题担忧
王峻峰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省医保局会同省财政厅、省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应急医疗保障政策。从患者就医方面,凡是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覆盖的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不在医保目录范围的,全部临时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本地参保患者可直接结算,异地就医患者医疗费用由就医地医保部门先行垫付,疫情结束后统一组织清算。同时,报销时不执行异地就医支付比例调减规定。新冠肺炎患者发生的医疗费用,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按规定支付后,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给予兜底补助,不需要自己掏钱。
从医疗救治方面,全省医保部门提前拨付医保资金,并明确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对新冠肺炎患者医疗费用单列预算,不占用当年的总额预算指标。截至目前,全省各级医保部门已累计向定点救治医院预付专项资金11.8亿元。此外,全省医保部门开通绿色通道,明确疫情防控期间对于治疗新冠肺炎的药品和医用耗材,可随时增补挂网;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无企业挂网或未列入我省集中采购目录的,定点医疗机构可以按规定自主备案采购,保证救治的需要;同时对定点协议管理等事项实施特事特办,比如,对专门用于疫情救治新建的郑州岐伯山医院,实现了医院交付使用与医保政策和信息系统联网同步。通过以上政策,做到“两个确保”,即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确保收治医院不因医保资金问题影响救治。
同时,省医保局采取多项非接触式业务办理措施,为参保人员办理慢性病申请、异地就医备案、居民医保缴费、医保相关信息查询等业务提供便利;对受疫情影响无法按时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的,可合理延长缴纳时限,允许疫情结束后补办补缴,不影响参保人员享受待遇;疫情防控期间城乡居民报销系统采用身份证号码验证报销和社保卡读卡报销同步进行的临时政策,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就医时只需出示身份证或社保卡就可按程序正常报销,方便群众就医和报销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