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他是爷爷眼中的“小郎中”  

他是爷爷眼中的“小郎中”
本报记者 王 平 通讯员 张 豪 文/图

   “爸爸,我做完作业了,你开始教我认识中药吧!”说这句话的是平顶山市宝丰县周庄镇余西村第七代中医传人,他的名字叫董事。
    董事的爸爸名叫董子辉,是余西村的一名乡村医生,是董家第六代中医传人。
    据董子辉介绍,从去年寒假到现在,他为了让董事不痴迷电脑游戏,就利用零碎时间教董事读《药性赋》等中医典籍,背诵方剂歌,并适时给予奖励。没想到董事竟然对中医产生了极大兴趣,遇到问题,还时常“打破沙锅问到底”,追问:“爸,你知道药王是谁吗?你知道中医脉诊是谁发明的吗?你知道是谁给关羽刮骨疗毒的吗?”
    由于卫生所诊疗工作繁忙,董子辉忽略了董事对中医充满兴趣这件事。去年春节,已年过80岁,还坚持为群众治病的名中医(董子辉的父亲)微笑着说:“董事,告诉爷爷中医医德、八纲是啥?答对了发压岁钱。”董事回答:“中医医德是仁、和、谦、廉、精、诚、慎、严。爷爷,我还知道八纲是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当时,董子辉既兴奋又吃惊地问:“董事,你啥时候学会这些中医知识的?”董事回答:“爸,你平时工作忙,这是爷爷教我的。爷爷还经常告诉我,想当一名好医生必须善良、有同情心,要一辈子为群众服务。”董子辉迟疑了一会儿,感到亏欠孩子太多。
    “爸,你咋啦?”儿子默默地走到父亲身边说,“爷爷说你忙是为了老百姓的身体健康。我还听爷爷说,你以前为了救病人差点儿把命丢了,他们都很感激你!”
    董子辉说:“董事,放寒假时,爸爸教你针灸穴位歌。”董事说:“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这是爷爷教我的四总穴歌。”最后,董事带着满脸的稚气说:“现在,我认识30多种中药了。”
   董子辉说:“董事,记住爸爸的话,学医和上学一样,不仅要勤奋,还要有恒心。”

董事与爷爷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