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南召县乘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东风,狠抓中医药三级服务网络建设,形成以县中医院为龙头、以乡镇卫生院为枢纽、以村级卫生室为网底的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
一是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实施整体搬迁。南召县中医院2013年新征土地82亩(1亩≈667平方米),2016年建成23000平方米的一期病房楼主体,2017年建设面积达17000平方米的二期医技门诊楼,计划2018年年底实施搬迁,床位达500张。南召县中医院设有一级科室17个,中医类医师人数占总医师人数的66%。目前,南召县中医院糖尿病专科被命名为省级特色专科,脑病科被命名为市级特色专科,针推康复科、心病专科和骨伤科均被命名为县级特色专科。2014年,南召县中医院建成治未病中心。2015年,南召县中医院中药房被南阳市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示范中药房。2016年,南召县中医院顺利通过“二甲”复审验收,全年接受门诊人数达12万人,出入院7000人次。同时,南召县妇幼保健院加强中医妇科和中医儿科建设,建成了高标准的儿科康复治疗中心。
二是强化乡镇卫生院枢纽作用。自2014年以来,南召县投资680多万元,对该县所有乡镇卫生院进行改建、扩建和环境面貌提升,切实加强乡镇卫生院的中医科、中药房、煎药室建设。目前,全县15所乡镇卫生院全部设“中医堂”,并独立设置中医科,中医类别医师人数占比35%,有基本中医药设备,中药饮片均在300种以上;可以提供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6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还可以提供中医康复服务,同时指导村卫生室进行相关业务学习;对留山、云阳、南河店、城关镇卫生院“中医堂”服务能力建设进行升级改造,增加微波治疗仪、经络治疗仪等设备36件,普及推广穴位敷贴技术、中药熏蒸技术、针刀技术等,使其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三是凸显村卫生室网底功能。南召县投资1900万元对341家村卫生室进行新建和改建、扩建,提档升级。其中,283家村卫生室的中成药种类均在50种以上,中药饮片均在100种以上;全县341家村卫生室均配备有中医或既会西医又会中医的乡村医生,均能开展4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村卫生室基础实力明显提升,中医药和中医诊疗得到全面推广。
(乔晓娜 方 圆 王俊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