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人体正常脉象之我见  

□董银群

    健康人的脉象被称为正常脉象,又叫平脉,一般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快不慢、节律均匀、和缓有力。这看起来比较合理,但是经过多年临床实践,笔者对此有一些不一样的看法,现予以发表,希望各位老师、同行批评指正。
    笔者认为,平脉是站在“阴阳平衡”的角度来考虑的,不是站在“阴阳相对平衡”的角度来考虑的,平脉在“有生命体征”的人身上多数不会出现,即使出现也不应被称为正常脉,而应被称为“亚健康”或“不健康”的脉象。因为,平脉与人的正常的生理活动反应并不匹配。
    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以及对患者进行检验,并将检验数值与疾病发展脉象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笔者认为,人体的正常脉象应当是浮脉,而不是平脉。主要依据如下:
    一、凡是“有生命体征”的人,无论什么时间、在什么情况下,能够证明“有生命体征”的唯一指征是“动”,无论体内(比如血液流动)的“动”,还是能看得到的“动”。“动”,从中医的阴阳角度来讲,应该属于阳,也就是说,人体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只要“有生命体征”,永远都处于“阳主阴从”的动态,阳稍占上风,阴紧随其下,这样的阴阳关系才是人体生理活动的本色。
    既然人体的生理活动不可能平衡,那么就不可能出现平脉,而应该出现浮脉,也就是“轻取即得,重按至筋骨之上力稍减而不空”。
    二、通过对53名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检验数值与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脉象动态改变情况进行对比,笔者发现,当脉象由病脉转为浮脉时,化验结果也逐渐由不正常转为正常。这就证明浮脉应该是正常脉象。
    三、浮脉与浮类脉有别:浮脉是理想的脉象;浮类脉是病脉,分浮大脉、浮濡脉、浮散脉、浮微脉等,主病的轻重和病种不同。
    四、从气温来看,在长江以北地区,夏天气温最高可达40摄氏度,冬天气温最低可达零下20摄氏度。相比之下,气温偏高的地区以阳为主,这就证明“阳主阴从”的浮脉与气温是相适应的。
    因此,笔者认为,“轻取即得,重按至筋骨之上力稍减而不空”的浮脉是人体的正常脉象,符合人体的正常生理结构,也是笔者多年来的实践所得。
   (作者为渑池县西村乡卫生院中医执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