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志
刘某,女,32岁,胃脘胀痛1个多月。患者持续胃脘胀痛,喜温喜按,胃脘稍有热感,嗳气频发,下肢发凉,乏力,胸闷,心悸,纳可,寐差多梦,二便调。舌暗红,苔薄白滑,脉滑。方用半夏泻心汤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味。
处方:半夏10克,黄芩10克,黄连6克,干姜9克,人参10克,炙甘草10克,木香6克,砂仁6克,陈皮10克,茯苓15克,炒白术10克,红景天6克,炒酸枣仁30克,大枣5枚。
患者服药7剂,胃脘胀满大减,下肢温,胸闷气短。患者服用上方加减治疗1个月,症状基本消失。
按:患者因胃气虚弱,中焦斡旋失职,气滞中焦,升降受阻,导致上热下寒之证。半夏泻心汤是治疗中气虚弱、寒热错杂、升降失常而致胃肠不和的常用方,又是体现调和寒热、辛开苦降治法的代表方。临证应用以心下痞满、呕吐泄泻、手足寒凉、苔黄为辨证要点,主要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肠神经官能症等属于肠胃不和、寒热错杂、脾胃虚弱者。
半夏泻心汤方证的病机是“天气不降,地气不升”。辛开组(半夏、干姜)辛以散之,辛以升之,故以半夏、干姜“辛甘以升地气”。苦降组(黄芩、黄连)苦以降之,故用黄芩、黄连“苦味以降天气”。甘调组(人参、甘草、大枣)甘以缓之,甘以补之,甘以调之(一调脾胃之阴阳,二调寒热之相逆)。中医学家刘渡舟说:“半夏、干姜辛开而温,以散脾气之寒;黄芩、黄连能降胃气之热;人参、甘草、大枣甘温调补,和脾胃,补中气,以复中焦升降功能,此即辛开苦降甘调之法。”
总之,腹胀辨证治疗应着重于恢复脾胃的正常生理功能,使脾胃之间有着正常的斡旋之作用。胃以通为补,脾以健为运。脾升胃降,气机升降有序,则腹胀自除。
(作者为退休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