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护航患者3000公里

2025-11-27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一版:要闻 浏览:30005 次 


本报记者 朱晓娟  通讯员 阚宗兵

“这下完了。”这是60多岁的刘先生在晕倒前脑海里闪过的最后一个念头。
新疆的刘先生患高血压多年,用药一直不规律。前不久,新疆突降大雪,气温骤变导致他的血压随之急剧升高。就在蹲起时,他眼前一黑,晕倒在地。
刘先生被紧急送往当地医院,检查结果令人心惊——A型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非常凶险的心血管疾病,被称为“人体炸弹”,破裂风险极高。数据显示,每延误1小时手术,患者的死亡风险就增加1%。一旦夹层破裂,抢救成功率微乎其微。
当地医院评估后,建议立即转往有条件的医院。患者家属心急如焚,多方打听后,将希望寄托于老家的河南省胸科医院。就此,一场跨越近3000公里的生命接力有序展开。
救护车从新疆出发,一路向东疾驰;同时,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外科七病区主任王龙团队也提前启动了“远程护航”,与随车医务人员建立联系,随时给予专业指导。
途中,刘先生2次病情告急,救护车不得不驶出高速,寻求就近医院援助。然而,由于情况复杂、手术风险极高,联系的医院也没有把握救治。无奈之下,王龙团队通过远程研判,调整抢救方案,竭尽全力维持患者生机。
经过全程不间断的专业介入,在历时30多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后,载着患者的救护车成功抵达河南省胸科医院。
王龙迅速启动急诊手术流程。术中探查发现,刘先生的主动脉夹层已处于破裂临界点,血管壁薄如蝉翼,情况极为凶险。“再晚半个小时,可能就没救了!”王龙说。
经过数小时的紧张手术,刘先生终于转危为安,顺利转回普通病房。醒来后的刘先生,紧紧握住医务人员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这场与死神的赛跑,在医务人员的全力以赴和家属的坚定信任下取得了最终胜利。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