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让健康福祉从“蓝图”变“实景”

2025-11-27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一版:要闻 浏览:16491 次 


□王正勋  常 娟  侯林峰

全市人均预期寿命较“十三五”末增加1.4岁,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较“十三五”末增长200%,老年友善医院全覆盖……连日来,记者在许昌市医疗机构采访,真切感受到健康福祉正从“蓝图”化作“实景”:诊室里的精准诊疗更高效,社区里的托育服务更便捷,养老院里的适老化关怀更暖心。
许昌市卫生健康系统以“一老一小”为支点,以全民健康为目标,在“十四五”征程上书写了一份有温度、有分量的民生答卷。
聚焦“一老一小”,织密健康保障网
“我们以前来医院,光挂号缴费就要折腾大半天;现在,有志愿者帮着操作自助机,连检查单都帮我送到科室门口,真是太贴心了!”在许昌市中心医院门诊大厅,78岁的张老先生攥着刚打印好的心电图报告,对着志愿者连连道谢。张老先生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多年,以前独自看病总怕“跟不上节奏”,如今医院的适老化服务让他没了后顾之忧。
“十四五”期间,许昌市以老年友善医院创建为突破口,推动全市医疗机构开展“适老化升级行动”。目前,许昌全市每千名65岁以上人口护理型床位达3.27张,全市设置养老床位4401张,一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开通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置率达到100%,实现老年友善医院全覆盖。
“宝宝每天在托育园能吃到营养均衡的辅食,还能跟着老师做亲子游戏,晚上接回家时总是开开心心的。”说起孩子所在的许昌市魏都区普惠托育园,市民李女士满脸欣慰。李女士和丈夫都是上班族,曾因找不到合适的托育机构,不得不全职带娃,如今普惠托育园的出现,让她得以安心回归职场。
针对“带娃难”这一民生痛点,许昌市将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纳入民生重点工程,在全省率先下发加强公办托育机构建设工作的通知,鼓励支持公办幼儿园招收3岁以下婴幼儿。截至2024年年底,许昌全市共有托育机构562家(含幼儿园托班),可提供总托位达19590个,每千人托位数达4.47个,比2024年度省定目标3.9个超额完成0.57个,居全省第一方阵。
在新生儿“两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苯丙酮尿症)筛查、省定民生实事“两癌”(乳腺癌、宫颈癌)筛查上,许昌市也连续5年保持全省先进。
资源提质+技术赋能,诊疗水平再上新台阶
智慧随访设备的屏幕上实时跳动着村民健康数据,针灸仪、艾灸盒、拔罐器等中医诊疗设施整齐陈列于专用柜架……11月24日,记者走进长葛市坡胡镇张庄村卫生室,整洁清爽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里诊疗室、中医理疗室、公共卫生服务室、药房及观察室一应俱全,实现居民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共享查询,辖区老年人子女可通过镇卫生院公众号便捷查阅家人健康体检档案。乡村医生年均接诊量达2600余人次,门诊次均费用仅8元,实现了村民“小病不出村”。
张庄村卫生室是许昌不断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映照。记者了解到,“十四五”期间,许昌出“重拳”促进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该市一方面培育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一方面推动县级医院提质升级。
2021年,许昌市获批神经、癌症、口腔3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目前,3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已顺利通过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中期评估,对应疾病外转率持续下降,诊疗能力和区域影响力持续提升。
就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而言,相较于“十三五”末,“十四五”期间,许昌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标准达标率达到100%,村卫生室公有化率由70%提升至92.6%,超过省定目标。该市4个县域医疗中心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达标率均达到100%。4个县级人民医院“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已建成18个并通过验收,实现急诊急救三大中心全覆盖。
中医药事业多点开花,品牌建设结硕果
“我以前腰腿疼得下不了地,得让孩子开车送我去县中医院针灸治疗,来回要折腾大半天。现在,村里有了中医药知识角,乡卫生院中医馆的医务人员还能上门理疗,扎完针当天我就能下地干活!”襄城县库庄镇李吾庄村村民王老先生,坐在村头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指着墙上的经络图向邻里介绍。
这样的便捷体验,如今已遍布许昌市的县、乡、村三级。
县级层面,鄢陵县中医院新病房楼里,崭新的中药熏蒸舱、全自动煎药机等设备有序运转,住院环境宽敞明亮;襄城县中医院迁建项目一期工程投用后,门诊楼、医技楼同步启用,新增中医特色诊疗区,深受患者好评。
乡级层面,许昌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均建成标准化中医馆,配备针灸针、推拿床、拔罐器等基础设备,聘请县级中医院专家定期坐诊,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辨证施治、一人一方”的专业服务。
村级层面,许昌市已建成的20个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各具特色,不仅摆放着中药材标本、养生科普手册,还配备了智能查询终端,村民扫码就能了解常见疾病的中医药防治方法,乡村医生定期开展义诊咨询,将中医药服务延伸至“最后一公里”,“乡乡有中医馆、村村有中医药服务”的目标已全面落地。
“十四五”期间,许昌市还有多家中医医院通过等级创建、技术革新、人才培养,实现了服务质量的跨越式提升。禹州市中医院、鄢陵县中医院成功晋升三级中医院,襄城县中医院通过二级甲等医院复审,许昌仁和骨伤医院晋升为二级甲等中医骨伤医院,禹州市中医院在2021年度国家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中被评为B+,居河南省县级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第一名。
在医疗服务提质增效的同时,许昌市中医药产业也迎来了多点突破、融合发展的黄金期。河南省中医药科学院三大核心基地——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基地、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中医药成果转化基地正式落户许昌后,搭建起“科研—临床—产业”一体化平台。成功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后,许昌市出台专项政策,设立1亿元中医药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中医药健康服务等领域发展。鄢陵县、禹州市被评为“河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禹州市华夏药都健康小镇被评为“河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时光更迭,使命不变。”许昌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站在新的发展起点,许昌将持续聚焦全民健康目标,不断织密健康保障网络,提升医疗服务能级,激活中医药发展动能,以更扎实的举措、更优质的服务,让健康福祉惠及更多群众,在推进健康许昌市建设的道路上续写更加精彩的民生篇章。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