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帮扶破解基层疼痛诊疗难题
2025-10-23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五版:中医要闻 浏览:26161 次本报记者 王 平 通讯员 王 倩 程小可 王俊晓 文/图

医务人员为患者进行中医熏蒸治疗
“我们仅用半年时间,在原有的门诊楼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升级,使中医馆再次扩大规模。此外,上级医院选派多个科室的业务骨干到镇卫生院对口技术帮扶,采取坐诊和带教的形式,帮助基层医生提升服务能力。目前,我们开展的中医药技术独具特色,中医馆建设初具规模,与区域内的同级别卫生院相比已然成为‘佼佼者’,患者满意度达到95%以上。”叶县廉村镇卫生院院长张建华说。
近日,记者在廉村镇卫生院采访时,门诊楼悬挂的“中医馆”3个大字格外醒目。在灯光的映照下,走廊两侧设置了理疗室、治疗室、艾灸室、针灸室、熏蒸室、中医门诊、中西医结合门诊等,各个诊室内也都坐满了就诊的患者。“过去,镇卫生院的医疗技术、治疗设备、就诊条件相对较差,出于无奈,当地居民只能舍近求远、四处求医。”该镇68岁的王某说,“现在的镇卫生院发展得很好,不仅医疗技术和就诊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还有叶县中医院的疼痛专家在这里坐诊看病,让基层的群众少跑路,节省看病的费用。”
据悉,早在3年前,王某就患了腰痛等疾病,刚开始并没有在意,能忍就忍,也没有做过任何治疗;后来,疼痛症状越来越重,甚至连走路和睡觉都成了问题。多年来,饱受疼痛折磨的王某为了治病,曾在多家医院治疗,但病情依然没有丝毫改变。由于出行不便,出门看病对王某来说已成了一种奢望,只能平时待在家里依靠中药内服、贴膏药来维持现状。
“屋漏偏逢连夜雨。”今年10月,王某的家里正在盖房子,在王某弯腰提起一兜水泥时,只听“咔嚓”一声,王某当时腰部就痛得站不起来,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家人见状急忙将王某送到了廉村镇卫生院疼痛科治疗。“县中医院的专家在镇卫生院长期坐诊,真好。专家们不但技术好,而且服务态度也让我没啥说的。在农村很需要这样的中医技术,因为患有疼痛性疾病的大都是一些老年人,由于孩子们都已外出打工,老人出门看病比较难。现在镇卫生院的医疗条件好多了,在家门口看病很方便。”王某说。
“叶县中医院对我们廉村镇卫生院实施技术帮扶,专家们到基层坐诊,他们以传、帮、带、教的形式,提升了基层医生的服务能力,使中医药适宜技术在临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还让疼痛患者不出家门就能享受较好的医疗服务。”张建华说。
为破解发展困境,让群众真正享受到“简、便、验、廉”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今年初,廉村镇卫生院在原来疼痛科的基础上,把门诊楼改造升级成为中医馆,由原来的两间房屋,扩展到现在的上下3层楼房,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改造升级后的中医馆主要开展颈肩腰腿痛等疾病的治疗。主要设备有熏蒸床、艾灸仪、理疗仪、牵引床、神灯治疗仪、中频治疗仪等,同时,科室制定学习计划,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方法,提高团队的疼痛管理理论和实践水平。
廉村镇卫生院还建立起稳定且高效的服务团队,组建多个专业小组,如理疗组、针灸组、药物治疗组等,每个小组负责不同患者群体和治疗领域,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提高患者对疼痛性疾病的认识和理解,增加患者对治疗计划的合作与依从性,包括疼痛自我评估、药物管理、非药物治疗、饮食调理、心理疏导等。同时,该院每年还要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新理论、新知识,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让群众不出乡镇就能解决疑难疾病等实际问题。
张建华说,叶县中医院选派的两名专家,长期在廉村镇卫生院中医馆坐诊,提高了中医馆的知名度。患者的口碑相传,使镇卫生院的影响力在群众心目中得到了大幅提升,每天来院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据悉,今年,该院中医馆已接诊各类疼痛患者1000余例。实实在在的技术帮扶,为乡镇卫生院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