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记龙:太行深处的“健康守门人”
2025-08-28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一版:要闻 浏览:17956 次本报记者 常 娟 常俊伟
初秋的秋沟,漫山遍野的浓绿中渐染秋的色彩,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多彩画卷。张记龙无心欣赏美景,骑着摩托车沿着曲曲折折的山路前行。
这条路,他几乎每周都要走一趟;而直线距离10公里外,那个仅有一条挂壁公路可通行的上腊江村,他同样每周必去。独自穿行在崇山峻岭间,不为别的,只为入户巡诊,把医疗服务送到乡亲们身边。
地处河南西北部与山西交界的太行山深处,辉县南寨镇三郊口乡的村民居住分散,交通极为不便。辖区内12个行政村(含200多个自然村),如今只剩1名乡村医生,群众的就医压力几乎全压在了三郊口卫生院肩上。作为三郊口卫生院院长,张记龙毅然扛起了这份重担。
“凤凰岭上的一棵松”
走村入户时,张记龙的摩托车上总挂着好几个包,里面装着听诊器、血压计、血糖测量仪,还有乡亲们需要的药品。他的巡诊时间不固定,多是选在上午,或是卫生院事务不忙的时候。
眼下正值秋沟旅游旺季,日均游客超万人,景区所在的自然村有几户人家打电话说出现感冒症状。8月21日10时,张记龙骑着摩托车出发了。他告诉记者,这只是常规巡诊——两天前,他刚去了雁翅口村和清水坪村。
如今的三郊口卫生院有19名职工,服务当地5000多名户籍人口。他们现在还能开展数字化胃肠镜等业务,服务能力在周边卫生院里算得上是佼佼者。但30多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模样。
1991年,张记龙从新乡市第一卫校社区医学专业毕业,来到三郊口卫生院工作。那时,卫生院医疗条件极差,人才匮乏,人员最少的时候连门卫算上,全院职工仅有8人,设备也只有血压计、听诊器。后来,上级调拨了X线机、心电图机,却没人会用。1996年年底,从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进修归来的张记龙,立刻启动了心电图和X线检查。为了改善落后状况,他还自掏腰包购买了血糖测量仪、超声雾化机等小型设备。
条件艰苦,三郊口卫生院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张记龙却像凤凰岭上的青松,扎根太行深山,常年无休地守护着乡亲们的健康。他也因此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大山深处的120”“凤凰岭上的一棵松”。
7辆摩托车与24小时不打烊的守护
山里交通不便,为了及时给群众看病,1998年,工资微薄的张记龙用攒了很久的钱,买了第一辆摩托车。28年来,他骑坏了7辆摩托车,自己也落下了关节痛和鼻窦炎的毛病。
摩托车没法运送危重患者。2005年,张记龙东拼西凑,又自费买了辆面包车,专门用于村民急救。他为辖区5000多名村民建立了完整的病历档案,对每个人的病情了如指掌;手机里存着1000多位村民的号码,24小时开机接诊,只要有需要,他总能第一时间赶到。
8月20日8时50分,张记龙接到求救电话:雁翅口村一名60多岁的男子突发胸痛、大汗淋漓。他立刻带上抢救设备,启动救护车,火速赶到老人家中,将其接到三郊口卫生院。检查结果显示,老人为急性心肌梗死。经初步救治后,张记龙又帮老人紧急联系了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转诊。最终,在两家医院的合力救治下,患者在两小时内被成功植入心脏支架,转危为安。
去年夏天,张记龙入户巡诊时突发肚子疼,他强忍着疼痛完成巡诊,回到卫生院又继续工作。当晚病情加重,他被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在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做完手术后,他只休息了不到3天,就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2008年冬天,一名村民突发心肌梗死。情况危急,可当时积雪深厚,路况凶险。张记龙毫不犹豫地带着铁锹开车出发,紧急将患者送到县级医院。这些年,他还转诊和救治过毒蛇咬伤、重度颅脑损伤等病患,第一时间参与过汽车坠崖、山体滑坡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救援。深山区段发生交通事故时,总能看到他救援的身影——处理完患者,他又会充当患者家属,帮忙办理手续、垫付医药费……
从21岁背上药箱、踏上山路至今,33年来,张记龙始终如一守护着大山里乡亲们的健康。他的电话号码,被乡亲们工工整整地写在自家墙上,成了最可靠的“健康热线”。
全能院长的坚守与担当
为了节省卫生院开支,把钱用在刀刃上,张记龙把自己练成了院里唯一的全科医生——内科、外科、儿科疾病都能看,还掌握了心电图检查、X线检查、化验分析、导尿、胸腔腹腔穿刺等多项技术。同时,他还兼职着锅炉工、厨师、司机、保洁员。
“基层条件苦,没多余的钱请专职人员,我自己能干就干!”他总这么说。
张记龙也格外注重学习,不断提升医疗水平。他抓住各种机会虚心求教,诊断出当地第一例艾滋病、布鲁氏菌病等疑难病症,抢救过多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处理过集体食物中毒事件。
自2011年担任卫生院院长以来,张记龙多次借钱投入卫生院建设,一步步改变了设备落后、房屋破旧的面貌,让这里成了周边的“明星卫生院”。如今的三郊口卫生院,环境优美、设备先进,电子胃镜、数字胃肠X线机等一应俱全,周边乡镇乃至临近山西省的患者都慕名而来。
张记龙的事迹被中央电视台在2010年、2012年两次报道,他也被誉为“大山深处的120”。2018年,他蝉联河南省、新乡市首届医师节好医生,被中国医师协会乡村医生分会评为“首届百姓满意的乡村医生”;2021年,被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健康委评为“河南省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2025年,又被评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
在太行深处,张记龙用33年的坚守,诠释着一名基层医者的责任与担当,成为乡亲们最信赖的“健康守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