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西瓜霜

2025-08-14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八版:杏林 浏览:23991 次 

□尚学瑞

 

   夏季,西瓜是消暑解渴的美味。西瓜浑身都是宝,不仅果肉可以食用,而且果皮、种子等都具有药用价值。特别是西瓜经特殊加工后,可以制成一种治疗咽喉口腔疾病的良药——西瓜霜。
    西瓜霜的历史悠久,最早记载可以追溯至清代医籍《疡医大全》。原书称西瓜霜“治咽喉口齿,双蛾喉痹,命在须臾”,并介绍了制法。随后,《本草纲目拾遗》云:“霜降后瓜皮上生白霜,取之治喉痹如神。”《本草再新》《时疫白喉捷要》等医书也有相关记载。近年来,我国创新研发了西瓜霜系列产品,使这味古老的中药不断焕发新的光彩。
    西瓜霜是西瓜与芒硝结合制成的结晶性粉末。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西瓜霜的制法有两种。
    一是西瓜挖瓤填入芒硝,即取新鲜成熟的西瓜,在瓜蒂处切一个厚片当顶盖,挖出部分果肉,将芒硝填入西瓜内,盖上顶盖,用竹签扦牢,再用碗或碟托住西瓜,悬挂于阴凉通风处,数日后可得霜。
    二是用西瓜拌芒硝,即取新鲜西瓜切碎,按一层瓜皮一层芒硝的布局,放入无釉瓦罐中,封严罐口,将瓦罐移至阴凉通风处,数日后瓦罐表面析出白霜。
    用毛刷把这些白霜收集起来,就是西瓜霜。据说这种制霜智慧是宋人发现的,《疡医大全》称之为“天工造化”。制好的西瓜霜宜密封保存,一般存放在密闭的容器中,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备用。
    西瓜霜为乳白色的结晶性粉末,形似粗盐,遇热即化,以洁白、纯净、无杂质者为佳。
    中医认为,西瓜霜味咸,性寒,入肺经、胃经、大肠经,具有清热泻火、消肿止痛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咽喉及五官科疾病,如咽喉肿痛、喉风、喉痹、口疮、牙疳、乳蛾、目赤肿痛,以及急性咽喉炎、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牙龈炎、中耳炎、鼻炎等,被誉为“喉科圣药”。
    药理学研究人员发现,西瓜霜有抑菌抗炎、修复创面及黏膜等作用,现在也用来治疗皮肤病、妇科病及腮腺炎、褥疮、蚊虫叮咬等。
    需要注意的是,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西瓜霜;脾胃虚寒、大便溏泄患者,慎用西瓜霜。西瓜霜不宜过量和长期使用。
 (作者供职于辉县市中医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