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中药之三十七 玉竹

2025-08-14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八版:杏林 浏览:29080 次 

□刘婉歌

 

   玉竹是我国常用的中药材,又名甜草根、竹七根、连竹、西竹、地节等。玉竹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干燥根茎,《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李时珍说:“其叶光莹像竹,其根长而多节,故有玉竹、地节诸名。”
    关于玉竹,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唐代有一个宫女,因不堪忍受皇帝的欺凌逃出皇宫,躲入深山老林中。宫女没有食物充饥,便采玉竹为食。久而久之,宫女变得身轻如燕,皮肤光洁似玉。后来,宫女与一个猎人相遇,隐居深山,生儿育女。宫女60岁时,与丈夫及子女回到家乡,父老乡亲见她依然是当年进宫时的青春容貌,都惊叹不已。
性味功效
    玉竹味甘,性微寒,入肺经、胃经,具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等功效。《日华子本草》言其“除烦闷,止渴,润心肺,补五劳七伤,虚损,腰脚疼痛,天行热狂”。玉竹对肺胃阴伤所致的消渴尤为适宜,症状包括烦渴引饮、虚劳发热、消谷善饥、小便频数等。因此,玉竹对心阴不足所致心悸、胸闷、血压升高等均有治疗作用。
    此外,玉竹还有补充血容量、扩张血管、增强心脏的收缩功能、抗菌等作用,可以调节血压、血糖,增强免疫力。
药食养生
    心悸失眠——玉竹卤猪心
    材料:玉竹12克,猪心500克,卤汁适量。
    做法:将玉竹洗净,切成节,水泡片刻后煎液1000毫升,备用;将猪心洗净、剖开,放入玉竹液中煮至六成熟,捞出备用;取卤水适量,大火煮沸,加入猪心,小火煮至猪心熟透入味。
    用法:取出猪心,晾凉切成片即可食用。
    功效:养阴生津、宁心安神。古代就有“以脏补脏、以心补心”的说法。猪心富含蛋白质、钙、磷、铁、维生素B、维生素C,以及烟酸等营养物质。玉竹可以养阴生津。因此,本方具有补心安神、增强体力等功效。本方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神经衰弱,以及冠心病、肺源性心脏病等引起的心力衰竭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干咳无痰——玉竹粳米粥
    材料:玉竹12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玉竹加水600毫升煎取药汁,在药汁内再加入粳米煮粥。
    用法:煮好后放入适量冰糖即可食用。
    功效:滋阴润肺、生津止渴。玉竹味甘,可以养阴清肺,用于治疗阴虚、多汗、燥咳、肺痿等。粳米味甘,性平,能“益脾胃、除烦渴”。本品适用于久咳耗伤肺阴,症见干咳无痰,以及胃阴不足、口干舌燥等症状。
    烦渴多饮——玉竹百合粥
    材料:玉竹10克(或鲜玉竹30克),百合10克,粳米80克,冰糖适量。
    做法: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粥;粥熟后加入冰糖适量,再煮一二沸。
    用法:煮好后温服。
    功效:养阴生津、除烦止渴。本品适用于糖尿病患者肺胃阴伤导致的烦渴引饮、咽干口燥、阴虚内热之证。玉竹味甘,性微寒,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清心除烦之功。《本草正义》言其“治肺胃燥热、津液枯涸、口渴嗌干等证,而胃火炽盛、燥渴消谷、多食易饥者,尤有捷效”。百合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本品制作简便,具有清润、滋养的特性,善治肺胃阴虚所致的烦渴多饮、消谷善饥,以及咳嗽、咽干、痰少等。
注意事项
    脾虚而有痰湿、大便稀溏者,不宜服用玉竹。
    服用玉竹时,忌服过咸的食物。
 (作者供职于漯河市郾城区中医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