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的早期识别与应对
2024-09-28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五版:健康促进 浏览:12880 次 【查看证书】□孙立杰
心脏病是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早期发现与及时干预心脏病,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心脏病种类繁多,包括但不限于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每种类型的心脏病在早期可能有不同的症状或体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心脏病的一些非典型但关键的早期信号,以及如何科学应对,以期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与自我管理能力。
心脏病的非典型早期信号
疲劳与乏力。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疲劳感,即使休息后也难以缓解,可能是心脏供血不足或心功能下降的早期表现。这种疲劳感可能伴随日常活动能力下降,如爬楼梯、提重物时感到异常吃力。
呼吸困难。在轻微体力活动或休息状态下出现呼吸急促、气短,甚至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需要起身才能缓解,这是心力衰竭的常见症状。此外,心律失常也可能导致呼吸困难。
胸痛或不适。虽然典型的心绞痛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但部分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胸闷、紧缩感或烧灼感,且疼痛可放射至颈部、下颌、背部或手臂。这种不适感可能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
水肿。比较明显的是下肢水肿,尤其是脚踝和脚部,这可能是右心衰竭的体征。这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减弱,导致静脉回流受阻,体液在组织间隙积聚所致。
心律失常。患者可能自觉心跳过快、过慢、不规则或漏跳,这些症状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头晕、晕厥等,提示可能存在严重心律失常。
科学应对策略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彩超、血脂、血糖等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心脏病。对于高危人群(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及有心脏病家族史者),无创伤的冠状动脉CT(计算机层析成像)血管造影是首选。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体重,减少盐分和饱和脂肪的摄入,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的摄入。规律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有助于增强心脏功能。
管理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是心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需要严格控制血压、血糖水平,遵医嘱服药,定期复诊。
心理调适。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可加重心脏负担,诱发或加重心脏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管理压力,必要时寻求心理师的帮助。
及时就医。一旦出现上述早期信号,尤其是胸痛、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停止活动,拨打急救电话,并告知医生自己的症状和既往病史,以便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总之,心脏病的早期识别与科学应对很重要。要定期体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管理基础疾病等。通过提高公众对心脏病早期信号的认知,可以更早地发现并干预心脏问题,从而有效降低心脏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