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调理胃痛、胃胀

2024-09-07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七版:健康促进 浏览:30073 次 【查看证书


□白华萍

   中医在调理胃痛、胃胀方面有独特的办法和见解。其中,食疗作为中医调理的重要部分,因为简单方便,患者做起来容易,效果还不错,因此受到患者的欢迎。下面,笔者主要介绍中医调理胃痛、胃胀的方法。
常见病因
    胃痛、胃胀的发生,常与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紧密相连。
    饮食不当是导致胃痛、胃胀的关键原因之一。现代生活节奏较快,人们为赶时间常暴饮暴食,或饮食不规律,这极易损伤脾胃,进而引发胃痛、胃胀。另外,食物过冷、过热、油腻等,都会刺激胃黏膜,造成不适。
    情绪压力也是诱发胃痛、胃胀的重要因素。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人们承受着各式各样的精神压力,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会干扰气机运行,导致脾胃不和,从而出现胃痛、胃胀。
    不良生活习惯也是导致胃痛、胃胀的因素之一,如熬夜、缺乏运动等,都会影响身体健康,使脾胃功能弱化,容易诱发胃痛、胃胀。
调理原则
    中医调理胃痛、胃胀,主要遵循调和脾胃、疏肝理气、增强体质等原则。
    中医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而调和脾胃是治疗胃痛、胃胀的核心。调整饮食结构,保持饮食有节,规避暴饮暴食等,能够养护脾胃,减轻胃痛、胃胀。
    中医着重疏肝理气。鉴于情绪因素是导致胃痛、胃胀的重要成因,采用疏肝理气之法,能缓解压力、畅通气机,从而减轻胃痛、胃胀等症状。常见的疏肝理气方法有按摩穴位、针灸疗法等。
    此外,中医还注重增强体质。坚持适度运动与合理饮食,能够帮助人体提升抵抗力,强化脾胃功能,从根本上改善胃痛、胃胀等症状。
食疗方法
    在中医调理胃痛、胃胀的方法中,食疗方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温和养胃粥 粥类是养胃的佳品,尤其是性质温和的粥品,比如小米粥、山药粥,均具有健脾养胃的功效。这类粥品不但容易消化,还能给身体补充营养,修复胃黏膜,从而缓解胃痛、胃胀等症状。
    制作方法:将小米或山药洗净,添加适量清水,煮至粥状即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红枣、枸杞等食材,可以增添营养价值。
    消食化积汤 对饮食不当引起的胃痛、胃胀,消食化积汤是不错的选择。此类汤品有利于消化食物,减轻胃部负担,缓解胃胀症状。常见的消食化积汤有山楂汤、陈皮汤等。
    制作方法:将山楂或陈皮洗净后切片,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后转小火煮10分钟~15分钟。
    疏肝理气茶 因情绪压力导致的胃痛、胃胀,疏肝理气茶是很好的调理方式。这类茶品能够舒缓情绪、减轻压力,使气机通畅,从而缓解胃痛、胃胀等症状。常用的疏肝理气茶有玫瑰花茶、茉莉花茶等。
    制作方法:将玫瑰花或茉莉花放入茶杯,加入沸水冲泡即可。依据个人喜好调整茶叶用量和冲泡时间。
其他调理方法
    除了食疗方法,中医还有其他方法帮助人们调理胃痛、胃胀。
    按摩穴位 对足三里穴、中脘穴等穴位进行按摩,能够调理脾胃功能,缓解胃痛、胃胀等症状。
    针灸疗法 针灸也是调理胃痛、胃胀的常用手段之一,刺激相关穴位,调和气血等,能有效改善脾胃功能。
    对于胃痛、胃胀症状较重或长期反复发作的患者,依据个体状况可以选用适宜的中药方剂进行调理。
改善生活习惯
    除了中医调理和食疗方法,优化生活习惯也是缓解胃痛、胃胀的重要手段。
    1.保持饮食规律是预防胃痛、胃胀的重要方法。应当定时定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2.适度运动是改善胃痛、胃胀的有效方式。坚持适度运动能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脾胃功能,有助于缓解胃痛、胃胀等症状。人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练瑜伽等,坚持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3.情绪调节也是缓解胃痛、胃胀不可忽视的环节。人们要学会调整自身情绪,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人们可以采用冥想、深呼吸、听音乐等方式舒缓情绪、减轻压力。
    总之,胃痛、胃胀并非无法调理,用中医方法进行调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供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