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常用剂型有哪些
2024-08-17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七版:健康促进 浏览:13433 次 【查看证书】□崔静
中药乃中国传统医学之珍宝,其剂型丰富多样,每种中药皆蕴含中医理论与智慧。丸、散、膏、汤这4种传统剂型,不仅承载着中医药学的精髓,还在治疗过程中各展所长,保障人民健康。
汤 剂
灵动多变,急症克星
汤剂是把中药饮片用清水或酒浸泡后,再煎煮一定时间,滤掉药渣获取药汁而成。它是中医临床应用较早且用途较为广泛的剂型。
汤剂的优势明显。其一,吸收迅速,能即刻发挥药效,尤其适用于病情危急的患者。比如,外感风寒、发热恶寒显著时,一剂解表散寒的汤剂(如麻黄汤),能够迅速帮助患者发汗解表,减轻症状。其二,汤剂可依照患者的病情进行个性化药物配伍和剂量调控。中医辨证可以灵活增减药物,以获取最佳治疗效果。并且,汤剂多为复方,药物间相互作用,能展现综合疗效。
丸 剂
缓释持久,慢性调理
丸剂是把药物研磨成细粉或采用药材提取物,添加适宜的黏合剂制成球形固体剂型。
丸剂的特性之一是作用和缓且持久,适宜一些慢性病的调理与巩固治疗。比如,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长期服用能够改善肾阴虚的症状。丸剂服用方便,通常体积较小,方便携带与储存。而且,部分丸剂能够遮蔽药物的不良气味,降低患者服用时的不适感受。
散 剂
起效迅速,灵活多变
散剂是将药物粉碎,并均匀混合而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
散剂的优点在于制作简便,药物粉碎后表面积增大,有利于吸收和药效发挥,起效相对较快。比如银翘散,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其散剂形式能让药物迅速发挥疏散风热的效用。散剂还能够外用,对一些皮肤病等有良好的疗效。此外,散剂剂量易于把控,能依照患者的年龄、病情等灵活调节剂量。
膏 剂
内外兼治,温和长效
膏剂是把药物用水或植物油煎熬后滤去药渣制成的剂型,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种。
内服膏剂,如阿胶膏等,具有营养滋补的功效,适用于身体虚弱、需要长期调养的人群。内服膏剂一般口感优良,容易服用,并且药物经过长时间熬制,有效成分得以充分提取与浓缩。外用膏剂,如各类膏药,对于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有出色的局部治疗作用,能够直达病灶,缓解疼痛。
丸、散、膏、汤这四大传统中药剂型,各有所长,各施所能。它们不仅体现了中医理论的深邃广博,更在实践中为患者带来了切实的健康福祉。患者在选择中药剂型时,应当依据自身病情、体质,以及生活习惯等因素,谨遵医嘱,合理选用。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滨州市中医医院制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