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正骨手法:独特的复位技艺

2024-08-08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十一版:健康促进 浏览:27744 次 【查看证书

□贾文杰

中医正骨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之一,凭借其独特的复位技艺,在骨伤科领域独树一帜,为无数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
“正骨”是我国传统医学“十三科”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古代,中医就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正骨理论和治疗方法。《理伤续断方》提出:拔伸、用力收入骨、捺正等手法。《医宗金鉴》卷八十七则总结发展为摸、接、端、提、按、摩、推、拿等八种手法。
中医正骨手法
手摸心会 医生首先通过触摸骨折或脱位部位,了解骨折移位的具体情况,结合X线检查结果,在脑海中构建一个骨折移位的立体形象。
拔伸牵引 整复骨折的起始手法,由一人或数人持握骨折远近段,沿肢体纵轴方向对抗牵引,以矫正肢体的短缩畸形,恢复肢体长度。
旋转屈伸 用于整复骨折断端的旋转或成角移位,近侧骨折段位置不易改变,远端段因失去连续可以活动,故应用旋转、屈伸等方法进行复位。
提按端挤 用于整复骨折侧方移位的方法,医者一只手固定骨折近端,另一只手握住骨折远段,或上下提按,或左右端挤,以纠正骨折的侧方移位。
摇摆触碰 用于横断、锯齿型骨折,可使骨折面紧密接触,增加复位的稳定性。医者用双手固定骨折部,在助手维持牵引下,轻轻左右或上下方向摇摆骨折远端至骨擦音消失。
挤捏分骨 用于矫正两骨并列部位骨折移位的手法。医者用两手拇指及食、中三指由骨折部的掌背侧对面挤捏或夹挤两骨间隙,使骨间膜紧张,靠拢的骨折断端便分开,从而进行复位。
折顶回旋 折顶法用于矫正肌肉丰厚部位的骨折,且较大的重叠移位仅靠拔伸牵引法不能矫正者。回旋法用于矫正背向移位的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等。
推拿按摩 作为结束时的辅助性手法,用于调理骨折周围受损的筋络,促进康复。
中医正骨的复位技艺精髓在于“稳、准、快”。医生在复位过程中,需要做到手法稳定、准确、迅速。这不仅要求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巧,还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在复位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手法,以达到较佳的复位效果。
中医正骨疗法的适用范围与优势
中医正骨疗法适用于四肢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而创面较小或经处理创口已愈合的患者,尤其适合生长、发育期的少年儿童。儿童们的骨折愈合能力强,塑形能力好,通过中医正骨疗法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
此外,中医正骨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势,避免了临床上很多不必要的骨伤开刀手术,为患者带来便利。中医正骨手法作为一门独特的医疗技艺,以其独特的复位技艺和显著的疗效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赖和赞誉。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医正骨将继续吸收现代医学的先进理念和技术,不断创新和完善自身技艺,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邹城市中医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