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放疗后的皮肤护理
2024-07-27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六版:健康促进 浏览:25106 次 【查看证书】□刘贤翠
在肿瘤治疗中,放射治疗(简称放疗)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然而,放疗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可能对周围正常组织尤其是皮肤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放疗后的皮肤护理对于肿瘤患者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放疗后皮肤反应的类型、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皮肤。
放疗后皮肤反应的类型
放疗引起的皮肤反应通常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
干性皮肤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色素沉着,无渗出物,一般不会发生感染。这种反应多发生在放疗初期,随着放疗的进行可能会逐渐加重。
湿性皮肤反应:表现为照射区皮肤出现湿疹、水疱,严重时可出现糜烂、破溃,多发生在腋下、腹股沟等皮肤褶皱处,容易发生感染。一旦发生感染,会给患者带来痛苦,还可能延误治疗。
放疗后皮肤护理措施
保持皮肤清洁与干燥
放疗后,患者应保持放疗区域皮肤的清洁与干燥。建议使用温水清洗皮肤,避免用力搓洗,以免加重皮肤损伤。洗后要轻轻擦干皮肤。
穿着舒适、透气的衣物
放疗期间及放疗后,患者应选择纯棉、柔软的衣物,以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同时,避免在放疗区域贴胶布、使用热水袋等,以免加重皮肤损伤。
适当使用药物
对于干性皮肤反应,可使用无刺激性的软膏,以缓解皮肤的干燥和瘙痒症状。若症状严重,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1%氢化可的松软膏。对于湿性皮肤反应,应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如有水疱,可涂硼酸软膏后再用无菌敷料覆盖,待渗液吸收后再暴露。
避免日晒与摩擦
放疗后及放疗结束1年内,患者应避免把放疗区域皮肤暴露在阳光下。如果需要在户外活动,应使用防晒霜或穿上有保护作用的衣物,同时,避免搔抓放疗区域皮肤。
观察皮肤变化,及时就医
患者应密切观察放疗区域皮肤的变化,如出现红肿、破溃、渗出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放疗后皮肤护理的注意事项
遵医嘱用药
放疗后,患者应严格遵医嘱进行皮肤护理,避免自行使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或护肤品。
调整心理状态
放疗期间及放疗后,患者可能会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此时,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增强治疗信心。
饮食调理
合理饮食对于促进皮肤修复也有积极作用。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有助于促进皮肤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总之,放疗后的皮肤护理是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放疗对皮肤的损伤,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人民医院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