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迟缓,是因为得了雷特综合征
2024-07-25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三版:临床荟萃 浏览:18387 次
□朱远航 余晴
前几天,我们接诊了一个小姑娘。她叫乐乐,今年3岁,刚出生时各项指标都正常,后来逐渐出现一系列问题。她的父母一开始发现乐乐喂食困难、发育缓慢等,以为是发育迟缓,就带着她进行了基础的训练学习,没有过多干预。两岁多时,乐乐慢慢不会说话,情绪易激动,在语言和生活能力上都出现了发育倒退。当地医院医生认为是孤独症,就按照孤独症治疗了一段时间,效果不明显。
乐乐的父母带着她来到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根据乐乐的各种症状,我们高度怀疑是遗传病,建议乐乐一家进行基因检测。结果出来后,我们发现乐乐的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MECP2基因变异引起的,确诊为雷特综合征。
雷特综合征患儿的动作刻板样行为与孤独症患儿相似。为了更好地辨别,我们来了解一下雷特综合征。
临床症状
雷特综合征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精神运动发育的疾病。雷特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为出生后6个月~18个月生长发育正常或已出现发育迟缓,随后出现发育停滞或倒退,眼睛凝视,丧失已获得的技能,出现手刻板动作,包括搓手、吃手,以及揪头发或衣物等;多伴有孤独症样行为及痛觉异常,有的患儿可有呼吸节律异常及惊厥发作,疾病后期可出现骨骼改变,如指关节畸形及脊柱侧弯。
实验室诊断
1.雷特综合征患儿的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都不具有特异性。
2.雷特综合征具有特殊遗传现象:以女性患儿为主,男性患儿少见;以散发病例为主,家族性病例罕见,且以母系遗传为主。
3.雷特综合征的致病基因包括MECP2基因、CDKL5基因和FOXG1基因,均为显性遗传方式。
治疗和预后
雷特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方法为对症支持治疗,但治疗效果欠佳,一般不能阻止疾病进展。
雷特综合征属于重度智力障碍性疾病,大部分患儿无法正常饮食、大小便不能自理。
可对雷特综合征患儿进行对症处理:
1.理疗:提高运动能力,减缓关节、肌肉的变形、挛缩,培养协调平衡能力。
2.听音乐及与患儿玩耍:可提高患儿的注意力及交往能力。
3.手术治疗:对发生侧弯的脊柱进行手术治疗,使躯体重新获得平衡,阻止脊柱继续变形。
4.抗惊厥治疗:对有惊厥发作的患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
5.其他:大剂量维生素B6及镁对有孤独症表现的患儿有较好的疗效,溴隐亭及纳洛酮可使部分患儿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
(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相关链接
雷特综合征的分期:
Ⅰ期为早期停滞期
多见于出生后6个月~18个月,可持续数月。出现获得性小头症和孤独症样行为。
Ⅱ期为快速发育倒退期
多见于1岁~4岁,表现出手功能及语言能力的快速倒退及智力障碍,有时伴有情绪障碍,出现高声哭喊及情感淡漠等,可持续数日或数周。之后部分患儿的个性完全改变,出现明显的孤独症表现。
Ⅲ期为假性稳定期
多见于4岁~7岁,在快速发育倒退期之后,眼神交流可恢复,患儿可通过眼神表达简单的需求。手功能损伤严重,手刻板动作十分明显,成为雷特综合征的典型标志之一。可持续数十年。
Ⅳ期为晚期运动恶化期
患儿丧失行走能力,或可从Ⅱ期直接进入Ⅳ期。患儿最终因缺乏运动而导致肢体僵硬,需要轮椅协助活动或完全卧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