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与血栓形成的关系

2024-07-25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七版:乡医课堂 浏览:19510 次 【查看证书


□张学宏

   血栓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健康问题。它是由血液在血管内异常凝结形成的块状物,可能导致血流受阻,进而引发心脏病、脑卒中和肺栓塞等严重后果。许多人可能不知道,某些常用药物也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本文主要介绍这些药物,并提供预防血栓形成的建议。
什么是血栓
    血栓是指血液在血管内凝固形成的固体块。正常情况下,当血管受伤时,血小板会积聚在损伤部位,形成临时的血栓,以防止进一步出血。这种血栓一般会在伤口愈合后溶解。然而,当血液在没有损伤的情况下在血管内凝固,就会形成有害的血栓。根据血栓形成的位置,可分为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动脉血栓一般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起,可能导致心肌梗死或脑卒中。静脉血栓则多发生在深静脉,如腿部深静脉,可能导致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血栓的风险因素
    多种因素可以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包括肥胖、吸烟、久坐不动、手术后恢复期、某些疾病(如癌症和心脏病),以及某些药物的使用等。
容易诱发血栓的药物
    口服避孕药 口服避孕药是常见的避孕方法,但避孕药也会与血栓风险增加相关。有关研究表明,使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发生静脉血栓的风险比不使用者高2倍~6倍,特别是含有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复合口服避孕药,如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已被证明能增加血液的凝固性,从而提高血栓形成的风险。雌激素可以增加凝血因子的水平,如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同时减少抗凝血物质(如蛋白C和蛋白S)的水平。这些变化使血液更容易凝固,从而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使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如果还具有其他血栓风险因素,如肥胖、吸烟或有血栓家族史,其血栓形成的风险会更高。
    激素替代疗法相关药物 激素替代疗法(HRT)通常用于缓解更年期症状,如潮热和骨质疏松症。然而,含有雌激素的疗法,如替勃龙,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相关研究表明,使用口服HRT的女性患静脉血栓的风险比未使用者高出约2倍。与口服避孕药引发血栓机制类似,HRT中的雌激素成分也能增加凝血因子的水平,并减少抗凝血物质,从而使血液更容易凝固。需要注意的是,HRT的风险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口服HRT的风险高于透皮(贴片或凝胶)HRT,因为口服药物经肝脏代谢时,会显著增加凝血因子产量。
    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和萘普生,被广泛用于缓解疼痛和炎症。然而,相关研究表明,该类药物也可能增加血栓风险,尤其是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减少前列腺素的产量,从而缓解疼痛和炎症。但是,这种抑制作用也可能影响血小板功能和凝血系统,使血液更容易凝固。长期或高剂量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的患者,患血栓的风险更高。患有心血管疾病或有血栓家族史的患者,应慎用非甾体抗炎药。
    抗肿瘤药物 抗肿瘤药物可以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凝血因子,或通过引发肿瘤细胞释放促凝血物质来增加血栓风险。此外,肿瘤本身也能增加血栓形成的可能性。患者在接受抗肿瘤治疗时,需要特别注意血栓的预防和监测。有关研究表明,癌症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4倍~7倍,使用某些抗肿瘤药物后,这一风险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抗精神病药物 如奥氮平和氯氮平,也被发现与血栓形成风险有关。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特别是需要长期药物治疗的患者,发生血栓的风险更高。这些药物可能通过影响代谢和血液成分,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抗精神病药物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增加血栓风险,包括导致体重增加、引发代谢综合征,以及直接影响血液的凝固性。
    静脉注射药物 刺激性强或高渗透性的药物,如化疗药物、造影剂、含有高浓度葡萄糖的溶液等,都可能对血管内壁造成刺激或损伤,从而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此外,如果静脉注射操作不当,如长时间在同一部位进行注射操作,也有可能导致血管内壁受损,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血栓的预防与治疗
    在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时,抗凝药物是主要的干预手段,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Xa因子抑制剂(如阿哌沙班、利伐沙班、依杜沙班),以及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如达比加群酯)等。这些药物可以防止血液凝固,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然而,使用这些药物时也需要谨慎,因为它们可能会带来出血等副作用。如患者存在高出血风险,可能需要考虑使用其他预防措施,如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或弹力袜等。值得注意的是,抗凝药物的选择和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评估,包括患者的疾病状态、肾功能、是否有出血倾向等因素。此外,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或有特殊疾病的患者,抗凝药物的使用可能需要特别的考虑和调整。比如,对于孕妇,由于某些抗凝药物可能对胎儿有潜在的危害,可能需要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
健康教育
    谨慎使用药物 在使用任何药物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并咨询医生意见。如果患者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如家族史、肥胖、吸烟等,应该谨慎使用这些药物。
    定期监测 患者如果需要长期使用可能增加血栓形成风险的药物,应该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和健康监测。
    生活方式的调整 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血栓的风险。比如,保持健康的体重,坚持适度运动,以及戒烟限酒和保持合理饮食等,都是预防血栓的重要措施。
    (作者供职于广东省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