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检测的重要性
2024-07-13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五版:健康促进 浏览:12998 次 【查看证书】□龚英 王强
肿瘤的早期发现与准确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很重要。在众多诊断手段中,肿瘤标志物检测因具有非侵入性、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等特点而备受关注。
肿瘤标志物是什么
当肿瘤存在于人体内部时,肿瘤标志物含量往往会上升的特定物质。肿瘤标志物通常源自肿瘤细胞的生成与分泌,随后释放至血液中,从而得以检测出来。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应具备高灵敏度和特异性,便于医生区分肿瘤的良性与恶性。在临床实践中,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包括胚胎类抗原,如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糖蛋白类物质,如CA125、CA19-9等;激素类物质,如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这些肿瘤标志物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肿瘤的筛查与早期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检测血液中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可以在症状出现前或症状轻微时发现潜在的肿瘤风险。比如,AFP升高可用于原发性肝癌的筛查,CEA升高则与消化道肿瘤相关。这些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有助于实现肿瘤的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
肿瘤标志物检测可作为肿瘤辅助诊断的重要手段。当患者出现疑似肿瘤的症状时,通过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可帮助医生判断肿瘤的类型、部位和分期。此外,肿瘤标志物检测还可用于鉴别诊断,即区分良性、恶性肿瘤或其他非肿瘤性疾病。比如,CA19-9升高在胰腺癌中的灵敏度较高,但是在良性胆道疾病中也可能出现升高。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评估疗效和判断预后的价值。随着治疗的进行,肿瘤标志物的水平通常会逐渐降低,这提示治疗有效。相反,如果肿瘤标志物水平持续升高或保持不变,则可能意味着治疗无效或肿瘤复发。此外,肿瘤标志物的水平还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某些肿瘤标志物水平持续升高,可能预示不良预后;肿瘤标志物水平稳定或下降,则可能意味着较好的预后。
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局限性与注意事项
尽管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肿瘤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但是也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并非绝对,某些良性疾病或生理状态也可能导致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因此,在解读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时,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其次,不同肿瘤的类型和分期可能具有不同的肿瘤标志物表达谱。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
此外,肿瘤标志物检测的结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样本采集、保存和检测方法的差异等。因此,在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时,需要确保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作者供职于广东省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检验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