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检验
2024-07-13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七版:健康促进 浏览:20785 次 【查看证书】
□贾向红
微生物涵盖许多种类,涉及食物、医药、农业等多个领域。医学微生物检验是一种重要的医学检测手段,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常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院内感染也称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的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要想防治院内感染,就要快速找出传染源。那么,微生物检验技术就是院内感染防控的主要手段之一。
什么是微生物检验
微生物检验是对在人体、动植物样本及环境样品中发现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检测方法主要有细菌培养,分子生物学技术,免疫学方法等。利用这些检验技术手段,可以准确测定微生物的类型和数量,以及对抗生素和其他药物的敏感程度,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信息。
常见的微生物检验方法
细菌培养 细菌培养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微生物检查方法,它是把待检样本放在一个特殊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让那些待检样本中的微生物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形成明显的菌落。医务人员通过观察微生物菌落形态特征进一步鉴定病原体。
分子生物学技术 分子生物学技术中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是一种不用培养,而且灵敏度比较高、特异性强,可以直接进行微生物检验的核酸检测技术,适用于检验难以培养的微生物的新方法。
免疫学方法 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染色等,也就是在被检验者体液中提取特定抗体或抗原,诊断传染病或评估疫苗免疫效果。
微生物检验的应用
结核病的诊断与治疗 在新型传染病早期阶段,医务人员可以利用微生物检验快速诊断出病原体,并实施隔离措施,防止疾病蔓延。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的感染性疾病,对患者痰液中的细菌进行培养及PCR检验,能对其做出正确诊断。
病毒性感染鉴定 流感、登革热等病毒性疾病的诊断中,利用PCR技术进行病毒核酸检验,并结合免疫学技术,可以迅速识别出病毒种类,并尽早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寄生虫病的检验和治疗 针对疟疾、血吸虫等寄生虫感染引起的传染病,通过对血液、尿液和其他体液进行检验分析,可以明确寄生虫的存在情况,为新药研制和疫苗研发提供依据。
食源性疾病的调查与控制 对食品及患者样品中的微生物检验,可以追溯致病源头,从而预防疾病传播,保障食品安全。
总之,微生物检验可以发现早期病原体,对感染性疾病精确诊断,指导药物治疗、疫苗研制和预警等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许昌市人民医院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