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俞穴和章门穴的外治法

2024-07-09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七版:临证 浏览:14661 次 


□王小翠 文/图

在临床上经常同取脾俞穴与章门穴,健脾益气、疏肝通络。
脾俞穴
  定位:在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此为同身寸,下同)。
  功效:脾俞穴,可以健脾化湿、补中益气、摄血。
  主治: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等胃肠道不适、背痛、肾下垂、月经不调,以及糖尿病、肾炎、小儿夜盲、荨麻疹。
章门穴
  定位:在侧腹部,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弯曲前臂,用肘尖夹紧两侧肋骨,肘尖正对处即是章门穴。
  功效:健脾益气、疏肝通络。
  主治:胁痛、黄疸等肝胆疾病,以及腹胀、泄泻、呕吐、痞块等脾胃疾病。
应用方法
  按摩法
  脾俞穴:两手拇指指腹放置在脾俞穴上,逐渐用力向下压,按而揉之,使患处产生酸、麻、胀、重的感觉;而后用擦法,即来回摩擦穴位,使局部有热感向内部深透,以皮肤潮红为度。如此反复操作5分钟~10分钟,每天或隔天1次。
  章门穴:两手手指指端按压章门穴,并做环状运动。每天2次,每次2分钟。
  灸法
  脾俞穴:艾炷灸5壮~7壮,艾条温灸10分钟~15分钟。
  章门穴:艾炷灸5壮~9壮,艾条温灸10分钟~20分钟。
  刺法
  脾俞穴:向内斜刺0.5寸~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扩散至腰间。注意不可深刺,以防造成气胸。
  章门穴:斜刺0.5寸~0.8寸。
注意事项
  1.按摩时,操作者用力要均匀、柔和、持久,禁止暴力操作,防止皮肤损伤。
  2.艾灸时,操作者要及时清理艾灰,防止烫伤患者皮肤。
  3.针灸时,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4.穴位的特殊应用方法,需要专科医务人员进行操作。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鹤壁市中医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