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措施
2024-06-01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八版:健康促进 浏览:14963 次 【查看证书】□桑丹
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严重伤害,常由交通事故、跌倒、暴力事件等外力冲击导致。该疾病不仅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还可能造成患者长期认知、行为和身体功能障碍。因此,护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是一项专业且细致的工作,需要医务人员、家属共同参与。本文主要介绍重型颅脑损伤的基本知识与护理要点,以促进患者身体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概述与分类
重型颅脑损伤是由于外力作用导致脑组织受损的一种严重脑部伤害。颅脑损伤可涉及脑组织挫伤、出血(如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脑内出血)、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严重时可引发脑疝,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根据颅脑损伤的性质和范围,可以分为开放性颅脑损伤与闭合性颅脑损伤。开放性颅脑损伤,头皮、颅骨及脑膜均有破损;而闭合性颅脑损伤虽然相对封闭,但是大脑可能产生挫伤、出血或水肿等病变。
护理评估要点
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评估应全面且细致,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神经系统状况检查、意识水平评估,以及心理状态观察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是评估患者意识水平的重要工具,其分值的高低直接反映了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如果评分低于8分,表明患者存在严重的意识障碍。
护理措施
维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氧气供应是护理的基础。对于无法自主维持呼吸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并使用机械通气支持。
颅内压管理 维持颅内压稳定是防止二次脑损伤的关键。护理人员可以使用渗透性利尿剂、头部抬高30度等方法,降低患者的颅内压。
预防感染 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容易发生感染,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为患者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营养支持 合理安排营养餐,必要时采用肠内营养支持,保证患者获得充足的能量与营养,促进身体机能恢复。
康复训练 早期进行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可以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肢体功能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伴随多种并发症,如肺炎、尿路感染、深静脉血栓等。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在发现异常时迅速处理。
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医务人员和患者家属的共同努力。掌握正确的护理知识和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患者和家属也应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共同战胜疾病。
心理护理与家属教育
心理护理对于患者的身体康复同样重要。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地倾听患者的心理需求,适时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同时,对家属进行教育,使其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护理技巧及注意事项,以便在家中也能给予患者正确的照护。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