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勤
肺部是我们呼吸的重要器官,它像一对巨大的风箱,为我们的身体提供生命所需的氧气。当肺部遭遇炎症侵袭,患上肺炎时,我们如何洞察其内部的病变情况呢?这就不得不提到一种神奇的医疗技术——CT扫描。
CT,全称计算机层析成像,是一种利用X线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人体内部结构进行成像的医学检查方法。当肺炎发生时,CT扫描就像一位侦探,透过皮肤屏障,深入肺部,揭示出炎症的秘密。
首先,CT扫描通过发射高度准直的X线束,环绕人体的某一横断层面进行扫描。这些X线束穿过人体后,会被探测器接收并转换为数字信息。这样,我们就得到了扫描层面的数字化信息,为后续的图像处理奠定了基础。
接着,计算机会将这些数字信息进一步处理,将扫描层面分为若干体积相同的立方体或长方体,即所谓的体素。通过计算每个体素的X线吸收系数,我们可以获取该扫描层面的各X线吸收系数,根据其位置排列成数字矩阵。这一步骤就像是给肺部的内部结构绘制了一张详细的地图,标记出了各个区域的密度和形态。
最后,计算机会将这个数字矩阵转换成不同灰度的方形影像,即CT图像。这些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肺部的解剖结构、肺实质密度及病变的细节。通过对比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的密度差异,医生可以准确地判断肺炎的严重程度和病变范围。
肺炎在CT上的表现因病原体、病变程度和个体差异而异。一般来说,肺炎的CT表现包括肺实质内的磨玻璃影、实变影、结节影、支气管充气征等。在炎症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胸腔积液、肺不张等征象。医生会根据这些征象来判断肺炎的存在及其严重程度。
CT检查在肺炎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准确地显示肺部病变的范围、程度和类型。CT检查还可以对肺部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比如肺癌、肺结核等。此外,CT检查还可以评估肺炎的治疗效果,指导医生调整治疗方案。CT检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辐射剂量较大、费用较高等。因此,在选择是否进行CT检查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CT检查在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也将进一步优化。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CT检查有望实现更高的分辨率、更低的辐射剂量和更快速的图像处理。这将为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支持。同时,随着人们对辐射安全认识的提高和医学影像技术的普及,CT检查在肺炎诊断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普及。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菏泽市单县终兴镇中心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