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煮技巧揭秘

2024-05-18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十五版:健康促进 浏览:19975 次 【查看证书


□仝淑才

   中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瑰宝,历经数千年依然在医学中占据一席之地。中药的煎煮过程是决定其药效发挥的重要环节,掌握正确的煎煮技巧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基本原理
    中药煎煮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水提法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出来,形成一种药液,供患者口服。在煎煮过程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会随着水温的升高逐渐溶解在水中,从而实现药效的传递。因此,在煎煮过程中,要注意火候、时间、水量等因素,确保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
步骤
    选择煎煮器具。选用砂锅、陶瓷锅等传热性能好的器具,避免使用铁锅、铝锅等金属器具,以免影响药效。
    加水。根据药材的种类和量,加入适量的水。一般来说,水量要没过药材表面3厘米~5厘米。
    火候控制。将药材用武火(大火)煮沸后,转为文火(小火)慢慢煎煮。在煎煮过程中,要保持水量稳定,避免烧干。
注意事项
    避免过火。过火会破坏药材中的有效成分,降低药效。因此,在煎煮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火候,避免过大。
    避免水过多或过少。水过多会导致药液浓度过低,影响药效;水过少则可能导致药材煮焦,产生有害物质。因此,要控制好加水量,保持水量稳定。
    注意药材的搭配。在煎煮复方中药时,要注意药材之间的搭配关系,避免相互干扰或产生不良反应。
    避免重复煎煮。不建议同一批药材多次重复煎煮,因为大部分有效成分已经被提取出来,再次煎煮效果不佳。
    注意保存。要及时保存煎煮好的药液,避免变质。最好将药液放入密封容器中,置于阴凉处保存。
煎煮技巧的优化
    预煮法。对于质地坚硬、难以溶解的药材,可以采用预煮法。将药材提前用武火煮沸10分钟~15分钟,再转为文火慢慢煎煮,以提高有效成分的溶出率。
    先后煎法。对于具有特殊性质的药材,比如附子、乌头等,需要先煎煮一段时间以降低毒性;而对于一些挥发性较强的药材,比如薄荷、荆芥等,则需要选择后下,以免有效成分散失。
    泡煎法。对于一些有效成分难以溶解的药材,可以采用泡煎法。将药材提前用水浸泡一段时间,使其充分吸水膨胀后再进行煎煮,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解。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梁山县梁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