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保健要点

2024-04-16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八版:杏林 浏览:12227 次 

□闫喜凤 娄政驰

 

   春季天气渐暖,降水量增大,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对人体亦然。下面,我们一起来聊一聊春季养生保健要点。
起居保健
    防寒湿侵体 春季降水量增大,乍暖还寒,容易使人体寒湿过重。尤其是脾虚之人,脾主运化,脾虚水湿内生,容易出现食欲不振、身体重浊、舌苔白厚、大便黏腻等症状。人们可以食用具有健脾祛湿功效的食物,或者用陈皮、白术等煎水代茶饮。
    健康出行 俗话说:“春捂秋冻。”春季气温多变,脾虚患者外出时,要注意保暖,重点部位是颈部、腰腹部和小腿。因为颈部受风寒,容易造成颈部不适,所以患者不要过早穿低领、露肩膀的上衣;腰腹部受风寒,容易出现腹痛、腹泻、腰酸、腿软等症状,所以患者不要过早穿低腰衣服;小腿受风寒,容易诱发关节炎、妇科疾病等,中医有“寒从脚下生”的说法,所以患者不要过早穿短裤、短裙。
    早睡早起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因此,经常熬夜的人,要调整作息时间表。7时~9时为辰时,足阳明胃经当令,人们可以选打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具有养生功效的运动方式,加快人体阳气活动。人们可以在11时~13时睡午觉,23时前入睡,达到保养肝脏、防止“春困”的目的。
运动调节
    春季容易使人们出现“春愁”等不良情绪。阳光是“最好的抗抑郁药”,春季在清晨阳光下活动,感受万物勃勃的生机,有助于消除人们心中的不良情绪。同时,春意盎然,外出踏青有利于疏通肝气;在丛林田野中,不仅空气清新,还饱含负氧离子,可以帮助人们消除疲劳、防止“春困”。
饮食调理
    立春之后,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的状态。常言道:“过犹不及。”如果肝气过旺,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饮食方面,人们宜减甘增辛、补精益气。春季养生重在疏肝、养血、柔筋,人们应多吃“柔肝”的食物。
    吃“四甘” 如山药、红薯、大枣和糯米4种甘味食物。
    山药:味甘,性平,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等功效,对肺虚久咳、脾虚泄泻、肾虚遗精、尿频等病症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红薯:味甘,性平,归脾经、肾经,具有健脾益气、生津止咳、宽肠通便的作用,对于脾虚水肿、疮疡肿毒、肠燥便秘等症状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大枣: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对脾虚食少、乏力便溏、体倦乏力、妇人脏躁均有治疗作用。患者可以用大枣煮粥或者泡茶。
    糯米:是温补、强壮的食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收涩止汗的功效,可以治疗多尿、自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症状;同时,还能舒缓情绪,改善抑郁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吃“四菜” 即韭菜、苦菊、菠菜、荠菜。
    韭菜:“正月葱,二月韭”,春天的韭菜味道最美,营养价值最高。韭菜性温,可以帮助人们生发阳气。俗话说:“女不离藕,男不离韭。”杜甫还写下了“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的名句。
    苦菊:春季,人们容易出现头晕、目赤、口疮、牙疼、痤疮等症状,都是上火引起的。苦菊具有清热祛火、抗菌消炎、解热明目的作用。
    菠菜:具有养肝平肝、补血滋阴、补气调中、止渴润肠的作用,对高血压病、糖尿病、消化不良、跌打损伤、便秘等都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荠菜: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平肝健脾、凉血止血的功效。古人有“三月三,荠菜当灵丹”的说法,荠菜也被称为“菜中甘草”。荠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粗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具有促消化、降压、抗凝等作用。
 (作者供职于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