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康复那些事儿
2024-04-13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十二版:妇幼健康 浏览:21846 次 【查看证书】□赵云霞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育以及疾病等因素的影响,盆底肌可能会出现松弛、损伤等问题,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盆底康复成了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焦点。
盆底肌位于骨盆底部,由多层肌肉和筋膜组成,形成了一个类似于吊床的结构。这些肌肉和筋膜不仅支撑着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脏器,还参与维持排尿、排便、性生活等生理功能。当盆底肌受到损伤或松弛时,就可能出现尿失禁、便秘、性功能障碍等问题。
那么,哪些因素可能导致盆底肌损伤或松弛呢?
首先,生育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分娩过程中,盆底肌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和牵拉,容易导致产妇肌肉损伤。此外,年龄、慢性病、肥胖、久坐等因素也可能对盆底肌造成不良影响。
针对盆底肌的问题,盆底康复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盆底康复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非手术治疗手段,来促进盆底肌肉的恢复。这些治疗手段包括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膀胱训练等。这些方法可以刺激盆底肌肉收缩,提高肌肉张力和弹性,从而改善盆底肌功能。
盆底康复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它可以改善盆底肌的松弛和损伤程度,提高肌肉张力和弹性,促进其恢复正常功能。其次,盆底康复可以预防和治疗尿失禁、遗尿、尿不尽等排尿问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它还可以改善性功能障碍,增强阴道紧缩度,提高性生活满意度。同时,盆底康复还可以缓解便秘、痔疮等肠道问题,促进肠胃健康。
除了专业的盆底康复治疗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自我康复训练来加强盆底肌的锻炼,如提肛运动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锻炼方法。在排空膀胱、静息状态下进行提肛运动,可以提高盆底支撑肌肉的功能。患者一般坚持1个月~3个月,就可以有效改善盆底功能障碍、膀胱过度活动等问题。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盆底肌问题都可以通过康复治疗解决。如严重的盆腔脏器脱垂等,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来解决。但手术治疗并非首选,对有生育需求的女性,手术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因此,在选择手术治疗时,需要充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效果,并在医生指导下做出决策。
在进行盆底康复时,患者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患者要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其次,患者要注意饮食调理,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促进肌肉恢复。同时,患者要适当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最后,患者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避免盲目锻炼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总之,盆底肌是女性身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载着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当盆底肌出现问题时,我们应及时进行专业的盆底康复治疗。通过科学的康复方法和自我康复训练,我们可以有效改善盆底肌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人民医院妇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