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辨治思路

2024-04-09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六版:视界 浏览:21398 次 


□李亚丽 尹国有

慢性前列腺炎以尿道口流白色分泌物,轻度尿频或尿道灼痛,少腹、会阴、睾丸胀痛不适,腰骶部疼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中医学精浊、白浊、膏淋、劳淋、癃闭等范畴。中医认为,中老年人肾气渐虚,下元不固,抗病能力下降,复因湿热浊邪蕴结下焦,气血瘀阻不畅而发病。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找准辨治慢性前列腺炎的思路,是取得好的临床疗效的重要一环。中医辨治慢性前列腺炎,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体质病程各不同
临证必须细区分
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与体质因素有关。初期、中期、后期的证型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可循,需要我们把体质因素与病程结合起来考虑,辨清患者的体质和病程,可明辨中医的证型所在,确立正确的诊疗原则。
从临床来看,阴虚体质、湿热体质者易患慢性前列腺炎。但这两种体质患者的病程及证型有明显的差别,阴虚体质患者以腰酸、血尿、尿频为主要症状,易并发性欲亢进;湿热体质者以尿黄、尿少、排尿不畅为常见症状,易并发感染;阴虚体质患者多为阴虚夹热型,湿热体质患者多为湿热蕴结型。
从初期、中期、后期来看,初期患者以湿热为多,细菌培养阳性率高;中期患者以阴虚为多,前列腺液检查有红白细胞、卵磷脂小体明显减少;后期患者以肾虚为重,肛门指诊检查前列腺有结节、无压痛、中间沟变浅。
有菌无菌都存在
注意审查治有别
慢性前列腺炎分细菌性和非细菌性两大类,有无细菌在治疗中有很大差别,所以审查有菌或无菌相当重要。在临床中,用中医传统的诊疗技术并不能测知细菌之有无,必须借助现代的生化检测手段。若属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不论有无热毒的症状,均可适当搭配清热解毒药,如鱼腥草、败酱草、蒲公英等,或加用车前子、金钱草、石韦等利湿热、排热毒类的药。需要指出的是,辨有菌或无菌用药也要着眼于整体,若阳旺热盛之体清热解毒药可直接配用;若阳弱气虚患者细菌培养阳性,在应用清热解毒药时,当先配温补阳气,或温养气血的药扶助阳气,解毒抗菌才能收效。对于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若能在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根据药敏试验配合应用抗生素,其疗效可明显提高。
初泄相火导湿热
久病固肾化瘀浊
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与不正常的性兴奋有关,中医认为,相火妄动,火无所泄,扰及精室,化为湿热,湿热蕴结不散是慢性前列腺炎发病的始动因素。慢性前列腺炎虽然以肾虚为本,但是从临床来看,在发病之初以湿热逗留精室的病理变化尤为突出,治疗要以泄相火、导湿热为主。泄相火用黄檗、知母、丹皮等药,导湿热用土茯苓、石韦、车前子之属,若茎中灼热,似有蚁行之感,乃湿热蕴于茎中,可适当选用地肤子、蛇床子等清热利湿止痒药。
慢性前列腺炎病至中期、后期,精室湿热未尽,败精流注伤肾,肾虚之象逐渐显露,且湿与瘀相凝,治疗要取扶正祛邪之法,补肾固肾与化湿热、祛瘀浊并举。补肾固肾不论阴精虚还是肾气损,皆以固精关、摄下元为要,药用山药、益智仁、山萸肉、芡实之类;化瘀浊当瘀水湿热同治,药用泽兰、川牛膝、益母草化瘀利水,泽泻、土茯苓、车前子导湿热。若瘀血入络,则用穿山甲、王不留行、生牡蛎等药通络散结。
清热利湿最常用
活血化瘀不能忘
湿热瘀结是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病理机制,气滞血瘀贯穿于慢性前列腺炎发病的始终,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则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常用法则。清热利湿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方法,可杀灭病原微生物,改善或消除尿道口流白色分泌物,尿频或尿道灼痛等症状,但忌一味用苦寒清热解毒之品,以防甘寒助湿伤阳,清热利湿之药可选车前子、石韦、泽泻、金钱草、黄檗之属。活血化瘀能消除气滞血瘀之存在,改善前列腺之血液供应,有利于改善下腹部胀痛不适等症状。临证时,医者应切记,活血化瘀可用穿山甲、王不留行、五灵脂等药。当然,在临床中还应根据中医“腑以通为用”的治疗思路,酌情配合排浊、通络、散结之品。
节制房事
综合调养疗效好
慢性前列腺炎与房事过度有关,节制房事、配合治疗是促使慢性前列腺炎顺利康复的重要一环。从临床来看,慢性前列腺炎初期肝肾相火妄动为多,易呈现性欲亢进,阳事频频易举,房事频作,有时甚至陷入房事越频、阳事越举的恶性循环。此时,患者要主动远房忌爱,以更好地发挥药物治疗作用。在慢性前列腺炎的中期、后期,因前列腺炎长期不愈,容易出现阳痿、早泄,此时不能轻易用壮阳之药,以满足患者房事的需要,应积极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改善诸脏腑尤其是肾脏功能,待肾虚纠正,脏腑功能改善,阳痿、早泄自可康复。
慢性前列腺炎病程迁延、缠绵难愈,药物治疗固然重要,自我调养也必不可少,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综合调养,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首选方法,其疗效较好。患者不仅要善待前列腺,还要避免损伤前列腺。急性前列腺炎应及时彻底治疗,以防转变为慢性。患者要节制房事,避免过频或无节制地禁欲,不滥服壮阳药物及补品。患者要注意饮食调理,戒烟限酒,选择适宜的膳食结构,做到荤素搭配、粗细搭配,适当多吃富有营养、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食辛辣肥腻等易于助湿生热的食物。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遂平县人民医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