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心声学造影的原理
2024-02-27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十一版:医技在线 浏览:18371 次 【查看证书】右心声学造影的原理
□吴枭
有些人总是头痛,但去医院检查却查不出任何原因;或者突然毫无预警地晕厥,却无法找到确切的病因;还有一些年轻人,突然患脑梗死,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这时候,右心声学造影可能是一个必要的检查项目。
什么是右心声学造影
右心声学造影是一种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法,医生会将一种称为造影剂的微小气泡注入患者的静脉。当气泡流经右心系统时,超声扫描可以捕捉到这些气泡的回声,从而帮助医生清晰地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这种方法对于检测和评估右向左分流相关疾病,如卵圆孔未闭等,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右心声学造影是一种无创、安全的检查方法,通常不会引起患者的不适。检查后,患者可以正常活动,无需特殊注意事项。然而,对于极少数对造影剂过敏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微的不适症状,但这些症状通常会在短时间内自行消失。
在胎儿时期,心脏承担着循环血液的重要使命。然而,由于胎儿尚无法经肺呼吸,所以两个心房间会形成一个小孔,即卵圆孔,以便右心房的血液流向左心房,确保血液在心脏内正常流通。但是,随着胎儿的出生,卵圆孔通常会在1岁以内闭合。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卵圆孔未闭这种房间隔上的小缺损因分流量小,所以不需要处理。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卵圆孔未闭与一些不明原因的疾病有关联。静脉来源的栓子可通过卵圆孔到达体循环,进而成为导致脑梗死的重要原因。
如何检查心脏结构
在血液中注入的微气泡造影剂,直径略大于红细胞,使得血液的散射效应显著增强。通过超声心动图的观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右房、右室以及肺动脉的影像得到了显著的增强,提升了图像的对比度与分辨率。
这些右心声学造影剂主要由微气泡组成,平均直径在16微米~38微米之间。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肺毛细血管的平均直径是7微米~8微米。因此,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这些微气泡是无法通过肺循环的。
微气泡在溶于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时,由于受到扩散和表面张力的影响,体积会逐渐缩小。特别是那些直径小于8微米的气泡,会在190毫秒~550毫秒内溶解在其表面的液体中。这个时间明显短于红细胞通过肺循环所需的时间(大约1.2秒或更长)。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左心腔内是不会有造影剂的显影的。
但是,如果在左心系统检测到右心声学造影剂的显影,表明存在某种形式的异常分流。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存在肺毛细血管扩张、异常的肺动静脉交通或由严重肝脏疾病引起的肺动静脉瘘(PAVF)等情况,可能会对判断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利用显影的顺序、途径和时间,右心声学造影可以帮助医生筛选和判断右向左或双向分流的心内分流量及肺内血管畸形的情况。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单县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