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原因及防治策略

2024-01-23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四版:健康促进 浏览:16767 次 【查看证书

 

□卢星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主要表现为进食量减少、食欲减退、胃肠道不适等。此外,有研究显示,术后胃肠功能障碍还会导致患者的体重下降、营养状况恶化等问题。因此,预防和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对于提高手术质量和保障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原因包括手术创伤、神经损伤、药物影响、饮食习惯等多个方面。为了预防和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应该采取早期干预、合理用药、改善饮食习惯等策略。此外,还需要加强心理治疗,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

发生原因

    手术创伤 手术过程中使用的麻醉药物、止痛药等会对胃肠道产生影响,使胃肠道的张力下降,蠕动减弱,从而导致胃肠道功能受损。此外,手术后的制动状态也会导致胃肠道蠕动减少,使食物不能顺利通过胃肠道,引起便秘等不良反应。

    神经损伤 手术过程中可能损伤神经,导致胃肠道的神经支配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影响胃肠道的功能。此外,手术后的疼痛刺激也会引起神经兴奋性增加,进一步加重胃肠道的症状。

    药物影响 手术后需要使用一些药物,如抗生素、镇痛药等。这些药物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运作,导致胃肠道的炎症反应加重,蠕动减弱,引起便秘等症状。

    饮食习惯 如果饮食习惯不好,就会导致胃肠道负担过重,引起胃肠道不适等症状。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防治策略

    早期干预 对于术后出现胃肠道症状的患者,应该尽早进行干预,如使用促进胃肠道蠕动的药物、增加膳食纤维等,以缓解症状,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合理用药 在手术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方式给予相应的药物,如抗生素、镇痛药等。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该遵循医嘱,避免滥用药物或过度使用药物,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影响。

    改变饮食习惯 术后,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饮食调整,如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保证摄入足够的水分等,以提高胃肠道的功能,减轻症状。

    心理治疗 术后,患者往往会存在焦虑、抑郁等情绪,这些情绪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运作,从而导致胃肠道不适症状的加重。因此,适当的心理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

    除此之外,患者还可以通过中医理疗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立即就医,以免病情加重。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胸科医院手术部)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