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慢性肺部疾病 中医有妙方

2024-01-02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六版:视界 浏览:19433 次 【查看证书

□李萍

   寒冬已至,慢性肺部疾病高发。本文主要介绍慢性肺部疾病的中医药防治方法。
    慢性肺部疾病是长期存在并持续发展的以气道或肺结构病变为主的一系列肺部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疾病、肺癌等。这些疾病会导致气道狭窄、肺功能减退,出现咳嗽、咯痰、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在防治慢性肺部疾病过程中,中医药具有独特的优势。
    《黄帝内经》提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观点,中医防病重在“养护正气”,尤其重视养护人体的脾胃,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同时,选用适当的中医药方法,可以有效防治慢性肺部疾病。
饮食疗法
    中医强调根据个人体质类型,通过改变饮食方式,选择合适的食物,以促进身体阴阳平衡。患者要避免食用寒凉食物和刺激性食物,适当增加温补食材,如姜、蒜等;饮食要清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的食物,如鱼类、蔬菜、水果等;中医讲究药食同源,可进补药食两用中药,如黄芪、石斛、山药、莲子、大枣等,也可以制成中药茶饮、药膳等。
中医养生疗法
    情志养生 适时调节情绪,可以达到身心安宁、心情愉快。
    运动养生 坚持练习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延缓衰老,以及延长寿命。
    时令养生 按照春夏秋冬四时节令的变化,采用相应的养生方式,比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经穴养生 根据中医经络理论,按照中医经络和腧穴的功效,采取针灸、推拿、按摩、运动等方式,可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的疗效,比如推拿肺经穴位、拍打背部等。
    膏方养生 膏方是通过中医辨证以后,根据患者的具体病证和体质所开具的中医处方。该方中除中药饮片外,还含有调理体质的膏药(如阿胶、鹿角胶、龟板胶)、补益药(如人参、西洋参、冬虫夏草),以及糖类、黄酒等共同制成,具有控制疾病兼调补体质的功效。每年冬至前后是人们进补防病的最佳时节,慢性肺部疾病患者若在此时进行膏方调理,可以明显减少当前疾病和来年疾病的急性发作次数和控制病情的发展,疗效显著。
中医药疗法
    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中医结合辨证分型选择相应的中成药内服。
    在急性加重期,以清热、涤痰、活血、宣肺降气、开窍等立法,兼顾气阴。风寒袭肺者,常用中成药通宣理肺丸、杏苏止咳颗粒治疗;外寒内饮者,常用中成药风寒咳嗽颗粒(冲剂)、小青龙颗粒治疗;痰热壅肺者,常用中成药蛇胆川贝液治疗;痰浊阻肺者,常用中成药苏子降气丸、苓桂咳喘宁胶囊;痰蒙神窍者,可用苏合香丸治疗;偏痰热蒙窍者,可用安宫牛黄丸治疗。
    在疾病稳定期,以益气、温阳、养阴为主,兼顾祛痰活血。肺气虚者,常用中成药玉屏风冲剂、黄芪颗粒治疗;肺脾气虚者,可用玉屏风冲剂、金咳息胶囊治疗;肺肾气虚者,常用中成药固肾定喘丸、百令胶囊治疗;肺肾气阴两虚者,可用生脉饮口服液、养阴清肺丸、蛤蚧定喘丸等治疗。
中医外治疗法
    运用中医外治疗法,有助于扶正祛邪、疏肝理气、活血祛瘀,以及提高抵抗力,促进身体康复。
    艾灸 该法具有温阳益气、温通经脉之功效,其以温达补、以温促通、通补结合、温暖舒适的特点,患者容易接受,如隔蒜灸、隔姜灸。
    穴位贴敷 将特定的中药在穴位上贴敷,从而刺激穴位对药物进行吸收,以达到治疗目的。根据不同的辨证类型,予以相应的中药贴敷,一般取天突穴、膻中穴、肺俞穴、中脘穴、阴陵泉穴、足三里穴等穴位。我们常见的三伏贴即为此法,三伏期间每10天1次,共3次,可以达到冬病夏治之目的。
    耳穴埋豆 一般选用质硬而光滑的小粒药物种子或药丸等贴压耳穴,给予适度按压,使其产生麻、胀、痛等刺激感应,通过经络传导以达到调节神经平衡、宣肺、平喘、止咳的疗效;一般取耳部的穴位给予适度按压,可取良效。
    (作者供职于赣州市赣县区大埠乡卫生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