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合理应用

2023-12-19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七版:临证 浏览:11357 次 【查看证书


□马鸣

   中医药凝聚着古人的智慧,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如何合理使用中药,充分效发挥其药效呢?
辨证论治
    中药治病需要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分,需要辨别疾病的性质、原因、部位、正邪之间的关系,才能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比如,感冒有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之分,两者都有发热、咳嗽等症状,但风寒感冒需要辛温解表,风热感冒则需要辛凉解表。如果将辛温解表药用于风热感冒患者,可导致热邪不解,咽喉肿痛加重,严重者可致口干、鼻燥和鼻孔出血等不良反应。不同的病因,治疗方法也不同,如果盲目用药,不但症状难以得到控制,反而会加重。
用法用量
    中药的用法和用量,对于疾病的治疗和患者康复非常重要。中药需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使用,一般中药及其制剂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药品说明书等相关规定的用法使用。药物的用法不合理,不仅对于治疗疾病无效,甚至增加毒副作用。比如,人参、鹿茸、阿胶等补益类中药,服用过量也可致兴奋、头昏、血压升高、鼻出血、便秘等不良反应。
“中病即止”
    中医药讲究“中病即止”,是指用“汗、吐、下”比较重的用药方法治疗疾病,有效即停止用药,不要损伤正气,简单理解就是病好了就应停止用药,以免造成新的疾病。比如,有畏寒怕冷、四肢不温等阳虚症状时,常使用热性药物来纠正阴盛阳衰状态,从而达到阴阳平衡。当患者症状得到改善后,若继续服用热性药物,会造成阳盛,甚至阳亢现象。
联合用药
    合理的联合用药可以起到药效互补、增效减毒的作用。如果患者自行服用多种药物,要详细查看药物说明书的药物成分:一是含有相同成分的中药或中成药避免重复用药;二是防止出现配伍禁忌;三是注意药物之间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比如,很多中成药中含有甘草,此时就不要与甘遂、京大戟、海藻、芫花同用,否则会产生毒副作用。
给药途径
    根据患者年龄、病情选用合适的剂型及给药途径,能口服给药的,不采用注射给药;能肌内注射给药的,不选用静脉注射给药或滴注给药。
煎煮方式
    煎煮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中药治疗疾病的效果。中药的煎煮时间、温度,对于中药毒性大小的影响至关重要,尤其是先煎、分煎、包煎、后下、同煎、空煮、浸渍、烊化等需要特殊煎法的中药。比如,乌头、附子等有毒之品,要先煎0.5小时~1小时,口尝无麻辣感为度,其毒性可经先煎、久煎而降低。
    凡是药物都存在两面性,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也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我们应遵循中医的用药特点,安全、合理、有效地使用中药,发挥其应有的治疗作用。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中医院,为河南省健康科普专家)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