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天气变化 预防呼吸道感染

2023-12-12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九版:健康促进 浏览:19994 次 【查看证书


□潘奕

   气候变化是目前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不断升高的气温、极端的天气和空气污染等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尤其是对呼吸道感染,比如感冒、流感、肺炎等疾病的传播和扩散。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增加疾病传播风险、恶化环境卫生状况等。预防呼吸道感染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策略之一,需要在个人、社区和政策层面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
气候变化与呼吸道感染的关系
    气候变化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气候变化会导致空气质量恶化,尤其是颗粒物污染的增加。这些颗粒物会直接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对肺部产生刺激,造成损伤,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此外,颗粒物污染还会促进细菌和病毒的传播,进一步扩大呼吸道感染的范围。
    气候变化对环境温度的影响 气候变化会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比如热浪、寒潮、暴雨等。这些极端天气事件容易破坏人体的免疫力,使人体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此外,气温升高还可能会增加病毒的繁殖和传播,导致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暴发。
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应对策略。
    改善环境质量 人们需要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包括减少空气污染、控制噪音污染、改善水质等。政府应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监管和管理,制定更为严格的排放标准,并鼓励企业采取更加环保的生产方式。
    提高公众意识和参与度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要不断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以及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感染征兆及应对措施
    了解呼吸道感染的征兆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是预防和控制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环节。
    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鼻塞、流鼻涕、咽喉疼痛、咳嗽、咯痰、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另一类是发热、四肢乏力、畏寒、头痛等全身症状。
    大家出现上述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呼吸道感染通常需要遵照医嘱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包括抗生素药物、抗病毒药物、退热药物、止咳化痰药物等。对于严重的呼吸道感染,比如严重的肺炎等,可能需要住院治疗,并接受氧气治疗、抗生素静脉注射、支持性治疗等。
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措施
    预防呼吸道感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保持个人卫生习惯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关键。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部位,特别是在打喷嚏或是接触公共物品后;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在公共场合尽量佩戴口罩;保持室内通风和卫生,要经常开窗通风并做好室内清洁工作。
    增强免疫力 增强免疫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抵抗病原体的侵袭。建议大家保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多吃水果、蔬菜、鸡蛋、鱼肉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生姜、蒜、辣椒等,多喝温开水;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做到劳逸结合;合理使用免疫调节剂,比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
    适当运动 要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建议每周进行3次~4次运动,比如慢跑、快走、游泳等,每次运动时间在30分钟以上。
    防寒保暖 人们在受凉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呼吸道感染的发病,冬季天气寒冷干燥,建议大家外出时,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避免着凉。
    接种疫苗 是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手段之一。接种疫苗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和传播范围,大家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及时接种季节性疫苗和特定病原体疫苗,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远离不良环境 要避免处于空气质量差的环境中,减少不良因素对呼吸道的刺激,比如避免二手烟暴露,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避免处于雾霾环境下,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
    综上所述,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预防呼吸道感染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保持个人卫生习惯、增强免疫力、接种疫苗、控制环境因素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同时,大家还应积极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采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环境质量等措施,为人类健康和地球家园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供职于钦州市钦北区中医医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