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诱因与防治

2023-11-25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七版:健康促进 浏览:15278 次 【查看证书

□周 健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增大,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趋势也逐渐年轻化。
    那么,腰椎间盘突出症究竟是由哪些不良因素引起的?又该如何科学防治呢?
    首先,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由于髓核、软骨、纤维环等组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退行性病变导致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间盘中的纤维环会发生破裂,髓核组织随之突出于椎管或者腰椎的后方。一旦突出,周围的组织(如脊神经根、脊髓、马尾)都会受到病理性压迫,从而出现了腰骶部的疼痛感。
    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的症状:腰臀部麻木、下肢麻木疼痛,严重者还会出现双下肢瘫痪以及大小便失禁。
    日常生活中,以下几种不良因素,最容易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
    长期从事体力劳动 一些经常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活动时容易出现驼背,腰部弯曲的情况。腰部长期承受过重的压力,很容易造成腰部的组织或者骨头出现病变,进而出现一些腰部疾病。腰椎间盘突出则是这种现象的一种最明显的表现症状。
    身体骨骼出现畸形 骨骼出现畸形一般是因先天性发育异常造成。如果脊椎出现畸形,身体不匀称,就会使腰部承受身体的力量不均匀,容易使腰部骨骼也发生扭曲,进而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
    外力导致的损伤 这种损伤多见于身体的扭伤或者腰部受到外力撞击造成的。患者会感觉腰部的骨骼变得脆弱,腰部受力不均匀,导致腰部的组织结构变薄,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
    体内钙元素的流失 要想身体的骨骼变得强壮,最不可或缺的就是钙元素。同时,钙也是维持人体平衡的一种必要元素,当体内的钙元素流失或者缺少时,人体的骨骼就会处于一种松弛的状态,容易引发骨质疏松、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
    那么,针对以上几种不良因素,人们该如何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呢?
    根据病情接受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主要分为保守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如果症状不明显,可以通过针灸、热敷、牵引、推拿等保守治疗来进行改善。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止痛药、糖皮质激素、肌肉松弛剂、抗抑郁药以及离子通道调节剂等。当患者疼痛剧烈,突出部位已经对周围组织造成严重影响,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调整姿势 日常生活中,不要长时间久坐。长时间保持一个体位,会造成腰肌劳损,进而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平时,可适当转换姿势,转动一下身体,或者更换更为舒服的座椅。
    注意腰部保暖 如果腰部受凉,可能会导致腰椎间盘突出或加剧腰椎间盘突出症。
    改善饮食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需要多吃蔬菜、水果、豆类、蛋白质,补充钙含量,少吃油腻的食物。
    (作者供职于新乡市中心医院骨科)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