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的病因、危害及预防

2023-11-25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八版:健康促进 浏览:16623 次 【查看证书

□田新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节律出现异常,包括心动过速、过缓、不规则等情况。心律失常原因复杂,可能是由心脏病变、电解质紊乱、药物、饮食、精神等因素引起。虽然大多数心律失常并不危及生命,但长期存在心律失常会对心脏等器官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及早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
心律失常的病因
    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比如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炎、心包炎、心肌病、心内膜炎等。由于心脏的窦房结和传导系统受病变侵害,很容易发生心律失常,所以心律失常几乎见于各种类型的心脏病。
    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紊乱,水、电解质失衡。包括心脏的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调节紊乱、心脏的离子平衡失调等。
    药物的影响。多种药物可以引起心律失常,比如非保钾利尿药、洋地黄类药物、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氨力农和米力农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抗心律失常药物本身也有致心律失常的作用,如果应用不当,也能介导心律失常,甚至死亡。
    全身性或某个系统疾病。比如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代谢疾病、创伤、手术、心脏导管检查等都可以引起心律失常的发生。
    正常人在情绪激动、惊吓、忧郁、饮酒、饮浓咖啡等时会发生窦性心动过速或期前收缩。健康的老年人比青年人更容易发生心律失常。人的一生总会有心律失常发生。
心律失常的危害
    心脏的正常节律是保证血液正常流动的基础,心律失常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血液供应不足,给身体各个器官带来不良影响。
    心律失常可能引起心悸、胸闷、气短、头晕、晕厥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导致昏迷,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某些心律失常,比如心房颤动,会导致心脏血液不正常滞留,增加形成血栓的风险。这些血栓会脱落,并引起中风等血栓栓塞事件。
    长期存在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脏病的发展,包括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
    某些心律失常,比如室颤,会导致心跳骤停,危及患者生命。
心律失常的预防
    健康饮食 要保持均衡饮食,摄入丰富的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健康脂肪,限制高盐、高糖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控制体重 维持健康的体重范围有助于减少心血管疾病和心律失常的风险。
    规律运动 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等,有助于提高心脏健康和减少心律失常的风险。
    避免刺激物 避免过量饮酒及咖啡因和尼古丁的摄入,这些物质会诱发心律失常。
    控制应激 保持情绪平稳,学习有效的应对压力的方式,避免过度焦虑或紧张。
    定期体检 要定期接受身体检查,特别是要了解自身的心脏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作者供职于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内二科)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